——洛南县“收获2014”系列报道之民生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吕桂霞 谷 娜)127所中小学改扩建的食堂投入使用,9所敬老院改建、扩建全面完成,19个镇25所镇卫生院实现了信息化……今年以来,洛南县投入13.5亿元,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生活,用一张漂亮的民生成绩单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学有所教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生之基,洛南县始终把教育提升工程放在民生工程之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教育设施建设,使该县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去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投资2.07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了初中二期工程、薄弱学校建设工程、食堂建设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生活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教育装备投入等一系列工程,全县95%以上学校接入了互联网,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和住宿就餐环境。扎实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投资2.3亿元的华阳高中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到位,华阳思源实验学校基本建成,24所“双高双普”重点推进学校校舍改造、运动场及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基本到位,完成投资6900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资2600万元,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餐饮楼和627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配置了4个数控机床等专业实训室,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4880万元,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幼儿园71所。危房改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县建立健全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足额预算了维修经费,新增危房基本纳入保障范围,学校危房比率由2010年的15%下降到3.5%,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老有所养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
“住得好,吃得香,还有零花钱,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在敬老院里生活,比有闺女有儿还好哩!”该县城关镇敬老院里80岁的五保老人周新成高兴地说。
民政之所为,在于表达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和爱抚。去年以来,洛南县投入资金80万元,对全县9所敬老院进行全面改建、扩建,在全县建设“幸福院”42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个,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协会各180个,为千余名65岁以上老人办理了优待证。按照社会化养老的要求,对9所敬老院和42家幸福院的院民情况实行了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录入。目前灵口、古城敬老院先行试点,在收养农村留守老人、独居空巢老人等新型社会化养老工作方面迈出了新步伐,敬老院成为老人颐养天年的理想之地。
该县进一步建立完善灾害救助、城镇低保、五保供养、城市流浪救助、临时救助、城镇“三无”及孤儿生活补贴六条保障线,在社会救助动态管理系统中录入了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员台账,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去年以来,全县共安排五保户保障金854万元,保障全县1874名五保对象吃、住、医、葬等问题;共审批城乡低保对象15956户41320人,发放低保金8164.7万元;为驻洛部队官兵和困难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756万元。同时筹资34万元储备救灾棉衣1000套、棉被2000床,确保困难群众顺利越冬。
病有所医 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政府又提高了合疗报销比例,得病住院报销后也花不了多少钱,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让他们为我们少操心。”家住洛源镇老庄村的廖晓红老人的一番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洛南县大力实施卫生医疗类民生项目,在全县范围内筑牢护佑百姓生命健康的基石,全县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群众37.75万人,参合率达99.69%。全年共补助参合住院患者55611人次,补助金额14.6亿元,补助门诊患者45.8万人次,补助金额1320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助比例达到78.28%,群众受益率达104.1%。卫生类项目扎实推进,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建成,古城、永丰、石门等12个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公租房改建工程基本结束。建成县级公立医院和5个一甲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系统,全县19个镇25所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