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谭显根 陈风军)五彩斑斓的花灯挂起来,火红色的狮子舞起来,嘹亮婉转的渔鼓敲起来……欢歌笑语,羊腾栗乡,镇安县组织多个社区、乡镇、企业等单位,让身边好人上舞台,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系列活动,为全县人民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三羊迎春”嘉年华。据统计,该县春节期间共策划各类文化艺术活动25项50多场次,目前已演出30多场次,观看、参与群众已超过3万人次。
方言版戏曲宣传“依法治国”,群众叫好
1月22日晚的镇安县东关剧院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一片欢声笑语。歌伴舞、独唱、花鼓小戏、小品、快板、渔鼓说唱、京胡独奏……镇安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实施县委“五大工程”专题文艺宣传暨“送戏下乡”首演正在镇城社区火热举行。
镇安县地处秦头楚尾,秦楚方言和土著方言融汇,形成独具特色的镇安方言。以传统地方戏曲为媒介,将道德、法治等教育内容的“普通话版”转化为“方言版”“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使群众在观演中读懂政策、明辨是非、知晓事理,成为镇安送戏下乡巡演的一大亮点。
镇安山城的夜晚仍寒气逼人,在剧团准备、演员化妆之际,社区里的群众三五成群,陆续聚拢过来,早早在剧院找到座位,等待一场属于群众自己的演出。
57岁的李大爷早早就坐在剧院等着了,他是附近镇城社区的,听说晚上要演戏,演的都是群众身边的事情,就早早吃了饭,带着孙子过来了。大家都想来看看热闹,他最喜欢看花鼓戏。
镇安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实施五大工程的实践中,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在全县基层一线涌现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党员等三大类典型人物。“活愚公”杨保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陈进梅、身边好人雷娇……一个个身边典型的故事,无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传为美谈。快板、相声、道情、渔鼓、花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样式搬上舞台,为基层群众送上一份新年文化大餐。
“群众如此近距离看方言版的戏曲,宣传依法治国还是第一次。形式很新鲜,接地气,群众更受教育。”社区负责人富有感触地说。
赶大集看大戏,赢得群众满堂彩
听说县上要用方言演戏,赶集的群众纷纷围过来看个热闹。2月5日,镇安县剧团的50多名演职人员来到米粮镇七里峡街道,进行两个多小时演出。上演了花鼓小戏《第一书记》、渔鼓说唱《五大工程兴镇安》、小品《“访叔”息访记》、小戏《东山愚公》、快板《德耀中华、至善镇安》等精彩节目,吸引周边十里八乡1000多名老百姓赶来看戏,并上台点赞,“县剧团演的是正能量,嘹扎了!”。
米粮镇七里峡街道居民李宝良发自内心地说,演出的节目很精彩,演出的内容很实在,东山愚公演得真像!不就是我们镇上的修路愚公杨宝林么,其实模范就在我们身边。当日,镇安县剧团组织演员走进农村社区,演出编排的方言戏曲,宣传“依法治国”、道德模范、村“第一书记”、移民搬迁、惠农政策等。本次镇安县剧团编排的戏曲主要取材于当地发生的感人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方言戏曲来表现,初步计划春节前后下乡演出近40场。花鼓小戏《东山愚公》讲述的是米粮镇一个边远高寒的偏僻山村东山村村官杨宝林,住山洞、忍饥寒、斗酷暑,舍小家为大家、矢志不渝地带领东山村民劈山开路,向贫困宣战,追求幸福生活的感人事迹。演出现场一片安静,大家纷纷为当代愚公杨宝林竖起了大拇指。虽然天气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观众的热情和演员的发挥,掌声此起彼伏,赢得群众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