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朱恢军)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像卖身葬父的董永,卧冰求鲤的王祥等古代孝子典范,几乎家喻户晓,举不胜举。在我们身边,一个66岁的农村妇女费新娥,从平凡点滴生活中做起,精心侍奉百岁婆婆46年,用真情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费新娥照顾老人总是无微不至
婆母就是我亲娘
3月7日,春寒料峭,记者走进柞水县红岩寺村费新娥的卧室,则是暖意融融:正旺的炉火旁,66岁的费新娥刚给婆婆洗完头,就忙着给婆婆头上的疮擦药。“我姨(婆婆的口语称呼)头上生疮好长时间了一直好不了。”费新娥介绍,前几天连续降雪,她担心婆婆的身体受不了,都是一早起床就把炉子火生好。自1994年婆婆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以后,她和婆婆就一直睡在一个床上,天天保持一个习惯,早晨给婆婆打水洗脸、帮婆婆梳头,晚上给婆婆铺被褥、端尿盆。
“去年一段时间我住院,没见到我婆婆简直不习惯。”费新娥说,“我去年冬天住院时心里不安,因为婆婆感冒在家里打针,总担心丈夫照顾不好老人,我恨不得飞回来。”刚住院一天的费新娥还强行坐车近百公里回到红岩寺,看到婆婆身体好了一些,她第二天又坐车到县城去住院。
自从嫁给丈夫,无论生活如何艰辛,她对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婆婆融洽相处了46年,她们比母女还要亲。费新娥的婆婆名叫徐良英,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了,在费新娥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体依然硬朗,除了眼睛有点模糊,行动迟缓,听力还可以。说起儿媳妇费新娥,老人露出慈祥的微笑,她说:“46年如一日,儿媳对我实在好哇,要不是我那好儿媳妇的照顾,我怕早都入土了。”老人回忆,有天深夜,她突然得病昏迷不醒,费新娥急得晚上打着火把请医生上门治病,又到处寻找偏方,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硬是把老人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正在费新娥家走亲戚的一位老人说,新娥照顾婆婆,在当地找不到第二个。

百岁老人的玄孙辈回来总喜欢依偎在老祖奶的怀抱里
孝顺美名传四方
46年来,费新娥从没和老人红过脸,闹过别扭。每当乡邻说起远近闻名的全国敬老孝亲之星费新娥,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千里难寻的孝顺媳妇”。
“新娥的婆婆是最幸福的老人,无论你何时到他们家,老人都是一身整洁,床收拾的就跟年轻人一样,平平展展的。”说起新娥对婆婆的好,邻居郑淑凤也这样说道。
新娥的口碑不是说来的,是她用46年的真情和心血换来的。婆婆患有老年心脏病,她坚持每天陪婆婆说话聊天,定期给婆母做康复护理。2004年冬天,天气非常冷,婆婆不慎滑倒在地上受了冻,晚上老人发烧达39.5℃,而且右腿疼的厉害,新娥连忙去找医生,整夜没合眼。在婆婆养病的日子里,她每天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让婆婆多吃。快过年了,婆婆身体依然虚弱,她请来老中医开了中药,中药喝了反胃难过,新娥就把早已准备好的零食喂到婆婆嘴里,又递上白开水让婆婆漱口。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精神一天天好转,等到除夕那天,婆婆的病全好了,一家人张灯结彩,贴对联、放鞭炮迎接新年,度过了一个幸福愉快而难忘的除夕之夜。2008年腊月,婆婆突然患了重感冒,开始几天一直发烧昏迷不醒,她日夜守护在婆婆身旁,4天后,婆婆终于醒过来了,她却整整瘦了10斤。婆婆醒后想吃蛋糕,新娥摸黑在大雪地里跑到两里地外买回了蛋糕,双脚被大雪浸泡的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