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倪氏家族清明祭祖习俗

宣讲族人的模范事迹

集体祭祖

拾起垃圾 保护环境。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郭夏季 樊菊荣)倪氏家族,源于春秋,先后迁居山东、山西等地。清乾隆年间(约1760年前后),第十八世倪呈武夫妻,携子、侄由山西倪家洼迁居洛南,曾在该县麻坪东石嘴、油房超洼棚上、学堂湾居住,后在土房沟置产定居,渊源至今共二十八世,迁洛已历十世,在洛后裔已繁衍达180余户800余人,主要居住于保安、石门、杨树岭、土房沟、熊虎沟、栗峪口等6个片区,并涌现出了像倪长贵(倪氏家族理事会理事长、洛南县诗词楹联学会终身会长、陕西省老年大学洛南分校校长)、倪义汉(倪氏家族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著名书法家、秦岭书画研究会会长、原洛南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等有名的后人,倪氏家族已赫然成为洛南名副其实的大家族。
解放前,每到清明,倪氏家族聚会祭祖。解放后,祭祖活动中断,家谱也于1966年不幸遭焚,造成世系不清、派别混乱、辈分混淆、名字重叠。
1998年,在倪长贵的倡议组织下,成立了“洛邑倪氏家族委员会”(从去年起改称“理事会”),修立了《裕源堂倪氏宗谱》,续写谱派,制定家规,终于又把分散在洛南多个乡镇6大片区的倪氏族人凝聚在了一起。家族委员会把家规家风印成书册,盖上家族大印,散发给各家各户学习。
倪氏家族,历来注重端正家风、宣传孝道,倡导“守法遵章,构建和谐社会;知书达理,弘扬礼仪家风”的理念,理想目标是“创建幸福家庭、团结倪氏家族、构建和谐社会”。《倪氏家族家规》这样要求族人: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家族团结,互帮互助,与邻友和睦相处;
3、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尊婆爱媳,兄弟当合,妯娌相让,夫妻相爱;
4、勤劳创业,耕读传家,节俭理事,刚正做人;
5、禁止近亲结婚,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6、男女平等,子女都有财产继承权,任何人不得干涉。
如今,在倪氏家族内部,倡导孝道已蔚然成风,敬老孝亲已成为广大族人的自觉行动和做人准则。
倪氏祖坟坐落于洛南县麻坪镇油房超洼棚上,1999年,倪氏家族为祖坟立碑,正式恢复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传统。每年分片轮流主祭,活动结束,交接底幕和手续,形成制度。2008年,“倪氏家族祭祖”被载入《洛南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幸地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倪氏家族有一套非常严格、庄严肃穆的清明祭祖议程,主要包括鸣炮、敬献花圈、祭献贡品、宣读家规、诵读祭文、化钱(烧纸)、奠酒、相互介绍认识、登记个人信息、发放宣传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书籍资料、宣读族内敬老孝亲团结互助的家庭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并进行表彰奖励、改(增)选家族委员会(理事会)组成人选、家族委员会(理事会)负责人讲话并安排来年祭祖有关事宜、本届和下届主祭交接、培土植树、分享祭品、扫墓(捡拾垃圾、打扫卫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