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固定时间,赵王琦就会把圈舍里的猪放出来。
随着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便于销售,赵实明通过努力协调,在河北省安国市药材市场发展了一个社员,合作社种植的天南星也都销往此地。农民们再也不用愁销路,同时,也可给合作社当一个“向导”,将市场的信息反馈给社员,市场需求什么,社员就可根据情况进行种植。“前不久,合作社开理事会时,提出今年社员应以种植猪苓为主,稳定天南星的种植量,这都是市场反馈的结果。”赵实明说。
自从成立了合作社,赵实明的干劲越来越大,他种植天南星的技术也愈加成熟。顺理成章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员,负责给社员进行详细的技术指导。社员哪里有不懂的问题,一个电话,他就立即赶去,有时遇到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他解决不了,他就打电话请县农技中心的人帮忙或是请市科协的老师帮忙指导。现在,除过电话外,他还发展了一个新的指导方式,就是利用手机微信。他在孩子的帮助下学会了利用微信给农民发送种植的技巧和一些种植的学问,村民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拍个照片发给他,请他指导。种植户大都加入了他建立的微信群,凡是有什么事情,在微信里一说,大家就都能知道。“你看这是我昨晚发的信息,‘明天我社社员将去猪苓基地统一取种,愿去者请一同前往。’有时我也在朋友圈发一些东西,就是一些种植成功者的经验,供大家参考。”赵实明说。
农民有了新盼头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人的收入也渐渐增多。刘学文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以前村里的干部,平时干点农活,也曾干过泥瓦工,基本能养活一家人。去年加入合作社时,他种了5亩地天南星,因为天旱,收入了4万多元钱,但这也是曾经他扎实干两年的收入。一家人在种植天南星后尝到了甜头,今年他扩大了规模,种了20多亩地的天南星,还种植了60窝猪苓,预计年收入至少能达到20万元。
杨吉州是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人,最早在丹凤县城做着出售电动车的生意,后来,看到国家在农村发展产业方面的支持,他在西康村租了2亩地,种植了1.3万窝天麻。因为环境和技术因素,第一年种植天麻时,效果不理想,第二年他加入赵实明的合作社,开始种植天南星,去年收入了18万元。他还在小栗园村专门租了30亩地,另有4户社员也跟着他在那里共租了150亩地,用于种植天南星。商南当地还有10个贫困户加入种植行列,合作社专门设置了培训点,给他们开展培训。5月份,合作社还将带着他们去河北省安国药材市场考察。
记者采访时,石立峰正和妻子在田地里种猪苓,田地在半坡上,离好远都能听到二人的笑声。今年30出头的他原先一直在外包活搞建筑,妻子跟着他东奔西走干活挣钱,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他们都不方便照顾,在看到了合作社的前景后,今年,他也回乡开始种植。除过在自家门口种植了一些猪苓外,他还同5户社员在渭南市华阴县租了140亩地种植天南星。“既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有丰厚的收入。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大好事呢。”石立峰说。
发展壮大渐成规模
月日镇南康村山大沟深,全村301户,1166口人。不算在外打工的,其中搬迁至县城的就有120户。“原来哪里都是草,荒废的土地占了50%以上,现如今,进城务工的都回来了,田地再不荒芜了,倒成了农民手中的宝,家家户户都种上了中药材。”村支书刘书民介绍道。现在村里种植中药材的大户有8个,这8户都是20亩以上。搬迁至县城的120户今年也有六七十户相继回乡发展中药材。为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村里还给合作社提供了固定的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