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 涛

日渐凋零的村庄

叶正发一丝不苟地给玉米除草

看着断垣残壁,叶正发似乎又回忆起了曾经的邻居和热闹的场面。

在爷爷手上盖起来的几间土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虽然表面破旧,但是屋里却井然有序。

每天天一亮,李义峰就起床为孩子做饭,多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
田家洼是一条山坡,也是一个村民小组的名字,位于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这里曾经一度有20户人家的山坡,过去十年中,在移民搬迁政策扶持下,大部分人搬离了这里,住进了川道旁的楼房。如今,整个小组只剩下两户人家以自己独有的坚强傲然面对每一位走进来的外人,向他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或美好、或凄凉的故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旧是他们清贫而自然的生活方式。日前,记者和当地的镇村干部走进这座荒凉的山坡,记录居住在这里的两户人家。
初访田家洼
6月的农村,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早在前一天,村民李义峰就接到村支部书记的电话,今天派出所民警到他家帮他儿子上户口。
田家洼距离最近的村子有5公里,距离镇子有10多公里。按照前一天村干部约好的时间,当天上午9点多,赵川派出所民警就驱车10多公里来到了村委会,和村干部一块去田家洼。虽然说是省道,但是多年未修,路面依旧颠簸不平,10分钟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车子在一个坡脚下停了下来。村干部告诉众人,去田家洼还有大约4里山路。
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众人一路攀爬着,沿路都是盛开的山花,一阵山风吹来,众人不禁敞开呼吸,享受着山花的芬香和泥土的气息。“你们都还年轻,没有这种经历,想当年我们下乡时,一个组一呆就是一天。”沿路走,村干部王海青说着曾经工作时的情景。看着崎岖的山路,虽然大家居住工作的地方与此相离都不是太远,但是大家还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纷纷猜测着山上村民平日是怎样和外界联系的。
30分钟后,众人眼前豁然开朗。绿树掩映之下,几座土房呈现在眼前;房屋后面是高大的核桃树,硕果累累;门前是金银花,开得正旺;远处是错落有致的麦田,有两位村民正在给庄稼除草。如果不是众人累得气喘吁吁,定会停下脚步,欣赏一下这在外人看来是世外桃源地方。
沿着田埂,绕过一座土屋,来到了李义峰的家。早已在家等候的李义峰热情地将众人迎进屋里。在民警忙着为李义峰的孩子李毕银办理户口的间隙,记者仔细打量了李义峰居住的地方,在一片绿树的包围中,横着一排破败的土房,有三四间,墙是用黄土夯成的。外表虽然完整,但用塑料纸糊成的窗户门框上积满灰尘。屋里,虽然破旧,但是整洁有序,墙梁上挂满了塑料袋,墙角里摆放着盛放粮食的土缸。屋外的院子有一块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