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李 敏 杨 鑫
8月12日,我市山阳县中村镇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滑坡达230多万方,给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仍有64人失踪。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各方力量全力进行救援。
现场救援
人力机械一起上
8月13日,山阳县中村镇特大山体滑坡现场救援已经进入第二天,来自武警、消防、公安、矿山救护等多支救援力量近800人一直奋战在抢险搜救第一线。
发生滑坡的地点处于两山夹一沟的地带,滑坡体长度达550米,最宽的地方280米,平均厚度35米,整个山体滑坡面积9.6万平方米,塌方量达230多万方,根据陕西省地质勘察院派出的勘探无人机检测,在发生塌方的山体内发现一条20厘米宽的裂缝,极易发生次生灾害。
13日下午,正在现场指挥救援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现场救援总指挥高健告诉记者,抢险救援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险情,今天又滑塌了80多万方土石,目前滑塌的土石总方量已达230多万方。投入抢险救援的各方力量已经成立了7个专业救援队,调配大型机械、重型车辆30多台套,正在全力投入救援。
悲伤的母亲一直念叨着儿子的名字
截至13日晚,负责搜救的消防部队已经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对山体滑坡现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探测搜救,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发现有生命迹象。
武警消防
一刻不停搜救忙
12日凌晨2时48分,正在执勤的武警商洛市支队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周建平接到总队命令,要求立即参与救援。凌晨4时48分,他和战友100多人到达灾害发生地点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由于对周围情况不明,支队领导随即派出了小分队对周边地形进行勘察,研究如何开展救援,并开始搜索周边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矿工和需要转移救助的当地村民。
灾害发生后,现场一时涌进了大量车辆,周建平带着几个战友一起,维持现场秩序并组织疏导交通。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危险地段的警戒,以防次生灾害发生对现场救援人员带来危险和伤害,全力保障各项救援顺利开展。从12日开始,周建平和他的战友们就一直24小时坚守在各个路口进行值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影响救援进度。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一线的战士们几乎忙得都没时间吃一口热饭,只能拿自己随身携带的泡面、火腿肠、饼干、矿泉水充饥。
晚19时左右,一部分家属来到了塌方现场的山体滑坡地带,如果再往前靠近,就很危险。为了他们的安全,周建平和战友们一起手挽手形成了警戒人墙。看到伤心痛哭的家属,不少战士们也流下了眼泪,但为了他们的安全,战士们还是坚决地进行了劝阻。
皮卡司机
幸亏挪车躲劫难
8月13日,在采访被搜救出来的14位幸存者时,我们见到了一名司机和他的外甥。
原来,灾害发生后最先报警的就是矿上这名皮卡车司机郑鹏,事发时他忙驾车逃生,虽然已经驶离滑坡地带一段距离,但他的皮卡车仍旧被滑坡造成的冲击波冲离路面20余米,车辆也在遭受冲击后严重变形。
郑鹏回忆说:“半夜我起来小便,值班领导让我挪车。我和外甥开着两辆皮卡车往外走。听到后面落石声大作,我俩一起踩油门往外跑,两三分钟时间,山体滑坡,生活区的人被埋了,外甥在前面没事,我的车翻了。”郑鹏被诊断为脑震荡,无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