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工业转型的同时,柞水县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实施规划美、生态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五美工程”为重点,启动建设1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过程中,朱家湾村以坡顶屋、砖瓦墙、篱笆院的陕南特色民居风格为参照,选取8户作为全县生态民居样板房进行改造,为全面铺开民居改造作示范。如今,牛背梁索道、溪水农庄建成运营,九天山二期等项目顺利推进,第五届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式、高山杜鹃花节、“骑行大秦岭游赏牛背梁”自行车赛等活动成功举办,柞水旅游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党委、政府的移民政策就是好,我们搬到大平地后,办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好的话有近10万元呢!还有超市和饭店,小娃上学、看病也方便多了……”家住营盘镇朱家湾村大平地移民点的陈品秀自豪地说。目前,全县像陈品秀这样的农民还很多,他们正“搭乘”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的“顺风车”迈步奔小康。
柞水县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与日常工作开展和重点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尤其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在活动中收集意见建议和发现解决问题,各镇办、县交通局紧扣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谋划重大交通项目和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县扶贫局围绕解决群众素质不高、技能缺乏等问题,聘请“商洛新潮技师学院”的畜牧师、农艺师,对30多个贫困村1.2万人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夏季培训工作……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促进下,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事业也结出了累累硕果,高考实现了清华“零”突破,“送欢乐乡村行”等文化惠民活动纵深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35亿元,增长12.1%;“十大城建工程”完成投资8.75亿元,重点镇建设完成投入3亿元;“十大民生工程”快速推进,70个建设类民生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民生支出5.7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增长52%;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490元,增长18%。
(汪 翔 侯卫峰 尚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