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亲历西峡口战役的老兵

亲历西峡口战役的老兵

2015-09-17 09:09:3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时间流逝,却依然无法抚平余家茂老人在战争中遗留的创伤。

时间流逝,却依然无法抚平余家茂老人在战争中遗留的创伤。

如今余家茂老人的牙齿大多脱落了,但胃口还好,一次能多吃半碗米饭。

如今余家茂老人的牙齿大多脱落了,但胃口还好,一次能多吃半碗米饭。

  在丹凤县龙驹寨白家庄村五组的一座老房子里,我们见到了抗战老兵余家茂。余家茂今年已经90岁高龄,个子不高,较瘦,因为当年在战场上腰部受伤的缘故不能挺直,岁月在老人的身上无情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43年冬,不到18岁的余家茂在烧窑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强拉壮丁,辗转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参加过西峡口战役等五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年轻的他出生入死,为抗战的胜利和国家和平做出了一个青年人该尽的一切努力。现如今,老人身患半身不遂,行动不便,说话也不如往日利索,但是说起抗战的事情,他仍然精神矍铄,说起当年的事情思路依然非常清晰。
  烧窑回家途中被拉壮丁
  1943年冬天,不到18岁的余家茂早已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烧完窑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强拉壮丁,与父母一别就是12年。“我是家中独子,按当时的规定是不用出丁的,可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可怜丢下我年事已高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在家苦熬。”余家茂回忆,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他烧完窑担着扁担在结着冰的土路上小心前行,看见抓壮丁的人时紧张跌了一跤,引起了抓丁人的注意,他就这样不由分说地被拉了壮丁,被编入胡宗南的部队。
  “先把我们拉到洛南训练,学了些咋打枪、咋投手榴弹的常识,没学下一个月就把我们拉到了河南战场上打日本鬼子。”余家茂说,他们在河南省内乡县待了一年多时间,一直都在与日军作战。说起第一次打仗,余家茂老人的情绪非常激动:“第一回上战场心里怯火得很,炮弹像撒麦种一般从四面八方落下来,说不定哪个就会落到自己身上,听到枪响都要捂耳朵,可光害怕也没用,步兵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冲得厉害还没事,越害怕反而死得越早,打红眼也就来不及害怕了,有时候都等不及天黑就想冲出去打鬼子。”回忆在内乡与日军打仗的情形,余家茂向我们描述道,日本鬼子把中国人祸害的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见到房子就烧,见到妇女就强奸,这些行为都让他们这些不是军人的军人愤怒不已。“日军头顶是飞机,地上有炮弹,武器精良,所以部队都是白天养兵休息,晚上用树叶伪装好自己后再打仗,而自己拿的步枪打一下要退一下才能上膛,连续打几下枪栓就拉不开了,实在没办法了就拿刺刀硬拼,跟敌人贴身肉搏。”余家茂说着,双手不时在空中挥舞,眼神也由之前的和善变得尖锐。
  亲历中日最后一战
  到了1945年,日本败相已露,但仍作最后的垂死挣扎,在陕豫边境发动了西峡口战役。8月19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4天,中日双方军队在西峡口战场上的枪声渐渐平息。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战史上的最后一次交战,最后一场战斗——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太阳旗就此真正落下。
  据相关史料记载,日军在河南纠集日伪兵力约五万人,于3月下旬向南阳老河口进行了一次闪击战。3月27日,115师团和骑兵第四旅团攻占了老河口和机场。3月30日,攻占了河南南阳后向西峡口地区推进,企图占领西峡,沿鄂陕公路经丁和店、重阳店一举夺取西平,掐断鄂陕咽喉,进一步威胁西安。此时,西坪隘口有国民党85军赖汝熊三个师、78军吴绍周三个师重兵把守。日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日军侦探其左翼汉水南岸无兵把守,企图渡汉水绕道大迂回袭击以一举击溃国军。“我们去的时候敌人正准备渡江,他们以为岸这边没有人把守,所以没有火力掩护,哪知我们一听到令声就一起朝着江里打,江水不一会就通红了。”余家茂回忆道,中国守军阵地发射出的炮弹像下冰雹一样落入江中、对岸,轻重机枪和步枪的枪声像春节放鞭炮一样震耳欲聋,敌人的火力在中国军队强大火力压制下已经绝声,不敢也不能支援其渡江的日军。余家茂说,那时候的日军如西山落日,战士们都是豁了出去得打,恨不得把鬼子打光,子弹打完就给步枪插上刺刀打肉搏战,打到最后两军混战,分不出敌我。“15天的阻击战下了14天雨,那一仗打得艰苦,但没有一个叫苦的,反而人人喜笑颜开,都说这一仗打得痛快。”余家茂说。

  • 相关阅读
  • 20年黑户上户记

      王 磊   8月的一天,柞水瓦房口派出所来了一位50多岁的妇女,自称自己姓党,娘家是瓦房口本地人,1993年离家多年未回,现在在西安找了一份工作必须要有户口和身份证时,才想起户口来,等回来到派出所查询时,...

    时间:09-17
  • 爱心暖流

      记者 何晓东   爱,是黑夜里的明灯;爱,是绝境里的希望。9月12日下午,来自商州、丹凤的30余名民间爱心人士来到丹凤县武关镇阳阴村田庄,为尿毒症患者康芳送去了9300元的爱心捐款。在捐助现场,走近那些平凡...

    时间:09-17
  • 背着病妻去上班

      魏 华   工作中,他是一头孺子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生活中,他仍是一头孺子牛,呵护着生病的妻子和女儿。当家庭面临突如其来的乌云,他像一头老黄牛,把痛苦装在心底,默默地努力工作、照顾家庭,做到了公...

    时间:09-17
  • 七旬老夫妻照料瘫女29年

    文/图 记者 唐淑君李文贤和老伴牛水琴精心照料瘫女儿李英莉  商州区夜村镇涝峪村一组7旬老人李文贤和老伴牛水琴,精心照料瘫女李英莉29年,被村民传为佳话。但李文贤告诉记者,他不知道何处是尽头,他希望在有生之...

    时间:09-17
  • 双拥共建谱新篇

    ——商南县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刘 军 康兴旺 孙传卿县上领导慰问驻地部队官兵商南县军民共建联欢晚会  编者按:商南,曾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时间:09-17
  • 棣花派出所积极救助流浪者

      本报讯 (彭江涛)9月6日晚20时许,丹凤县棣花派出所接到一群众报警,称清风街西口有一女性流浪者,神智不清,留滞时间较长,希望民警予以救助。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出警处置。到达现场,民警发现该流浪...

    时间:09-17
  • 万湾村的文化使者

      刘春荣   棣花民俗文化节期间,笔者路经宋金街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前的秦腔广场,听到一个人登台说快板。他字正腔园,快板内容丰富,尽是夸棣花的好风光。他叫张世民,今年65岁,是棣花镇万湾村一名退休教师。...

    时间:09-17
  • 就业创业稳民生

    ——“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之九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在山阳县电子商务中心,陕西嬴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喻琰正在通过网络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她注...

    时间:09-17
  • 青山移民融入现代农业大潮

      恒诚食用菌合作社带领社员种植的20万袋香菇菌已发育成熟,即将进行裂菌采摘;文碧峰梅花鹿养殖场产出的鹿茸已采割两茬;牡丹基地丰收在望,所产的牡丹籽由龙头加工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荣发养殖场400只小尾寒羊相...

    时间:09-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