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系列报道之十
天蓝水清、花红叶绿……魅力山阳,因创卫创园而更加靓丽。
我们看到——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农贸市场焕然一新,背街小巷清清爽爽,住宅小区环境优美,城市空间得到拓展;
我们看到——“门前三包”得到落实,招牌、广告规范靓丽;
我们看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山、水、城协调发展。
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双创”像一股春风,吹遍丰阳大地。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双创”大行动中,人们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山阳县城变美了。
为了让每一位市民都能积极投身到“双创”中来,该县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在街道两旁设立宣传双创的灯箱、灯杆旗,在主要道口设立大型立柱广告,制作墙体健康教育宣传、双创标语,向全体市民编发手机短信,定制固话彩铃,利用宣传车、出租车LED广告、单位、商户LED电子屏循环滚动播放创卫创园宣传标语、专题片、动态新闻和公益广告。在县电视台开设“双创进行时”、曝光台等专题栏目,开通“双创微信公众号”,对创建工作进行跟踪报道,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该县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山阳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落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包抓责任的通知》《关于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的决定》《山阳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山阳县城建成区分为28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落实一个牵头部门和若干个责任单位。同时,对各项创建指标进行分解,由17个业务部门负责,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县级领导包片负责、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具体包抓、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双创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纵向积极联动、横向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监察局、双创办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创建工作实行全面督查与阶段督查、重点督查与单项督查、定期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周对28片区、责任单位、业务工作组的创卫创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启动电视问效和行政问责程序。
清晰的创卫思路、明确的创卫目标、完善的组织体系、十足的工作干劲,换来了城市环境的巨变、市民生活品质的飞跃。
精益求精,全力打造民生工程
创卫不仅要经得起专家考核,更要经得起群众检验。
基于这样的共识,山阳县从实际出发,始终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和环境秩序问题,打造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该县总投资8.5亿元,完成十里、西河片区路网建设和城东、河南片区绿化、亮化提升工程,体育中心、体育大道、十里大道、县中南校区、城区三中、第二幼儿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建设无障碍通道1104米、盲道19520米,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投资9000万元,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配置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3900万元,建设了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投资1280万元,实施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公共用水普及率达97%。投资1400余万元,新建四郎庙蔬菜市场,改造卜吉河和东居集贸市场,有效解决了马路市场问题。实施了城区建筑物、城周山体、背街小巷道路亮化工程,成立了城区照明设施应急保障工作队和夜间巡查工作队,对发现故障的照明设施及时进行维护维修,城区道路照明装置率达到100%,城区路灯亮灯率达到98%,使广大市民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