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平安建设篇
秋日的洛南,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全县城乡处处呈现出一派安静详和的气氛。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一支支“红袖章”队伍穿行在街头巷尾、村落厂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今年以来,围绕平安创建目标,洛南县以“一线工作法”为指导,目光下视,聚力基层,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形成了对涉法涉诉及影响社会稳定突出治安案件的高压态势,为民生和社会发展营造出了和谐有序的治安环境。
责任沉到底 管理无盲区
面对社会矛盾多发、刑事治安案件抬头的不利局面,洛南县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一线问题”为导向,依事定人,因事定策,使责任落地、问责有根。他们积极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尽力消化信访顽症,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分类梳理,按性质和归口要件逐件分配到县级领导及部门领导名下,制定预案,排定日期,力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施案件到人延伸制度,各级信访维稳部门将新发信访案件分配到人,并加大了对案件办理进程的监督,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案子,个个身上有担子”的责任调解格局,有力地提升了新发访案的化解率。
该县层层夯实各级责任,县政法部门与16个镇办、53个维稳成员单位签订了维稳目标责任书,将维稳责任逐级落实到人,使综治责任扎根到一线。该县切实强化经费保障,激活基层综治维稳触角。今年以来,先后划拨综治专项经费23万元,使全县20230人的“红袖章”队伍恢复了活力,实现了巡逻常态化,织起了平安治理的首道屏障。上半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528件,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5%。矛盾纠纷发生总量同比减少43件,下降7.5%。查处各类治安案件510起,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23%,基层平安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防打两手抓 综治写新篇
危及社会稳定的风险有哪些?苗头在哪里?如何及早管控?解决这些问题,是综治维稳工作的先手棋。今年以来,洛南县紧紧依托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坚持“防打结合、两手并举”方针,使社会治安步入可控轨道。他们不断扩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参与面,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组织对张坪水库、思源学校等单14个单位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详细评估,形成健全的评估制度,使源头预防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规避了一些积访事件的发生。
不断完善综治维稳信息网络,各镇办、各单位明确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信息监测收集、报送,宣传、公安等部门确定专人加强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处置,对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短信等煽动策划非法活动和散布有害信息的,实施落地查人、依法处理,牢牢掌握了网络管控主动权。今年以来,及时处置了互联网上散布的21条有害信息,并开展了4次舆情引导活动,有效引导了网络舆论。
根据县情实际,紧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该县提出了“打防结合、以打定势”的工作思路,结合开展“秦风”系列严打专项行动及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有力的严打举措,扭转了社会治安状况下滑颓势。半年以来,共查办刑事治安案件371件,破获163件,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8个,抓获网上逃犯30人,社会治安形势趋于稳定。
网络全覆盖 和谐有保障
健全社会面防控机制,是挤压违法犯罪空间、遏制和减少发案的有效途径,洛南县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等治安突出问题,加强队伍,完善机制,实现了治安管控网络立体式覆盖。
该县补充完善了16个镇办、243个村(居)、31所学校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重新聘任了1989名调解员,在各镇办及68个部门建立了国家安全小组,确定了113名信息员,织成了覆盖城乡、纵横交错的治安维稳联防大网。依托这张网络,对533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了日常监管,并建立了邪教重点人员档案32份,有效地控制了“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今年以来,重点对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10家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了立案查处,破获了万鑫、兴华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逮捕10人,刑拘5人,冻结涉案资金150万元,追回涉案现金21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