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商南县美丽乡村后湾村
10月7日,从商南县清油河集镇出发向北,顺着通村水泥路前行约五六里,过了山垭口,只见一座弯月形的矮山前,粉墙红顶的现代民居一溜儿排开,葫芦状的天然湖碧水如镜、岸边杨柳依依,数百亩的杨树林环抱着村庄,蜿蜒的自行车绿道、新铺的水泥路“曲径通幽”……
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就是后湾村!是商南县今年浓墨重彩、倾力倾情打造的全市美丽乡村“八朵金花”之一。
一个昔日偏僻而不知名的小山村怎样实现“华丽变身”?又为何成了远近游客的目的地?
彰显特色 精心规划
今年,后湾村被确定为全市八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后,商南县经多次调研、综合比较后,决定不遗余力地将该村打造成省市知名的美丽乡村。县委书记刘春茂、县长崔华锋、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华等县上领导数十次到后湾村仔细踏堪、反复研究。6月份,该县组织相关部门、清油河镇主要负责人前往浙江、江苏等地学习考察。之后,聘请规划设计单位专业人员驻在村里,掌握山水资源、摸准风土人情,按照“特色更特、亮点更亮”的思路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精心规划。
规划中,为因地制宜打造景点、形成看点、培育“玩点”,商南县按照“一条路、一堵墙、一棵树都要体现美的价值”的要求,拓宽山垭口路面,改造原有破损道路,建设观景台和自行车站点;对150户民居的屋顶实施“平改坡”,改造屋面和电网,形成“民居风景”;突出“溪水长流、奇石盘错”风格,治理葫芦湖至天然浴场460米的河道,在河道中养殖野生鳝鱼,建设垂钓园,供游客体验;对葫芦湖护坡、肖家湾广场、宝珠山道路等处实施绿化提升,环绕肖家湾山修建自行车绿道。在后湾老村,改造给水设施,分三个层级建设渠系,形成水景观;挖掘李自成、赵匡胤等历史人物的民间故事,建设文化博物馆,搜集民间古物、石磨等农耕用具向外展示。
同步规划了生态产业开发。在该村种植白茶、油用牡丹、核桃、桃子等经济树种,建成200亩采摘园;利用该村具有独特理疗功效的料姜石,发展料姜石足浴中心,开办特色农家乐10家;在老村建设老油坊、酒坊、豆腐作坊,打造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体验区。
创新发力 倾情打造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经验,还受到财力、人力等制约。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让原来不起眼的小山村“脱胎换骨”、发生巨变,商南县大胆创新,激发出强大的建设合力。
创新领导包抓机制。该县将后湾村美丽乡村建设列为今年县上的第七件大事,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刘春茂、县长崔华锋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他们10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推进事宜;包抓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华天天到村里查看,指导督促建设,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创新资金整合机制。该县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帮扶、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的多元化筹资机制,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难题。县财政预算了1000万元建设专项资金,每个包扶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项目整合,将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绿色商南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后湾村,合力推进建设。该县还鼓励村民以资源或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发展产业,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创新建设推进机制。在实施项目村包抓中,该县严格阶段考核和督查督办,并通过观摩会、现场办公会等解决问题、督促推进。为确保后湾村在全市8个村中美丽“出彩”,商南县落实了19个部门和清油河镇分别负责相关的建设任务,提出了“奋战九十天,建设新后湾”的目标,成立了管理处,严格实行每周一检查、一通报、每月一交账制度,强力推进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