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一句承诺 坚守23年

一句承诺 坚守23年

2015-10-22 09:32:2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马泽平 柯贤喜
  “这里的孩子需要知识,条件再艰苦,我不会当逃兵!”白驹过隙,时光飞逝,镇安县木王镇栗扎小学教师马杰没想到,初入教坛在老校长面前的一句承诺,竟然有23年了。而为了这一句承诺,他还依然在高寒深山里坚守。
  深秋的木王,漫山栌叶尽染,红得耀眼。从县城出发,沿着去往木王山的旅游公路,蜿蜒盘旋100多公里,才抵达木王镇栗扎小学。“想不到时间这么快,自己23年的时光都在这深山林里度过。”10月9日,刚下课,习惯性地摸摸额上一道疤痕后,马杰感慨说。
  1993年,师范毕业的马杰被分配到自然环境恶劣的栗扎小学。担心年轻人吃不了苦,中心学校老校长特意告诉马杰,“这里是全县最艰苦的地方,也是教师最稀缺的,很难有教师能留下来,只有当地的民办教师在这坚守,但是这里的孩子需要年轻老师,希望做好心理准备”。当时还是20来岁血气方刚的马杰拍着胸脯告诉老校长,“放心吧,我不会当逃兵!”
  马杰没想到,后面的教书路,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破败的校舍和吱扭作响的办公桌椅让他从头凉到脚。“那时这里的学生,才五六岁就要在校住宿,父母送来后一周都不打照面。”马杰回忆说,开学第一天,面对的学生,穿着补丁的衣服,大部分交不起学费,以及不会梳洗,留着鼻涕。从那时开始,他一边要教学生知识,一边还要教学生学会洗脸、扎头、洗碗等生活小事。
  1997年,马杰班里学生小强的父亲去世,母亲智障,平时只好在亲戚家吃住。接手班级后,马杰发现小强头发几月不理,常年不洗澡,几乎不洗脸,衣着破烂不堪,浑身散发着一阵阵浓烈的酸臭味。周围的同学都看不起他,而自尊心很强的小强也自由散漫,有时甚至对同学拳脚相加。为了给小强一个温暖的环境,马杰除了陪他学习外,还让爱人给他缝洗衣服,亲自给他洗头理发,监督他洗脸洗澡,并为他购买学习用品用具。自此,小强彻底变了,小学毕业,每门功课都及格了。
  大深山里的坚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栗扎小学,教师每年“大换血”的事是再平常不过,可是别的教师年年走,马杰却年年留,这一呆就是23年。“我也想过申请调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可是每次看到,稍微年轻点的老师走了,这里的孩子都留下不舍的目光,然后问我,马老师,你也会走吗?我就告诉他们,我会留下来。”回忆往事,马杰有些哽咽,他说,其实他有过几次调走的机会,但是因为那句承诺和山里的孩子,他选择了留下。
  2009年,马杰担任栗扎小学校长,他的坚守深山育人路也更艰辛。学校教师陆龙双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栗扎小学的教师像走马灯似的流动,校园里年年都是一大半的年轻生面孔。面对每年一拨的年轻教师,马杰都会精心上好“引路课”,耐心地指导备课、讲课,直到能独立工作为止。在马杰的带领下,学校始终教风浓、学风正,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县前茅。
  2010年,学校在修自来水时,马杰带头参加劳动,没想到额头意外受伤,缝合了14针,可他却坚持不住院,返回学校,天天用木棍举着吊瓶去督工。村支书马云山告诉记者,为了把好学校的自来水工程质量,马老师头上的伤口却因延误治疗而感染化脓,给他额头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一个长达7厘米的“7”字形伤疤。
  现在,栗扎小学的学生宿舍都用上了空调,学校变成了花园,成为木王山旅游公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马杰还在坚守着承诺,他的艰辛从教路还在继续……

  • 相关阅读
  • 搬出来的好日子

      “我们十点左右转悠到日间照料室,躺在床上闲聊休息,等到12点时,去饭堂吃饭,饭后可以休息到晚上,等孩子们下了班,我们才回去。”躺在“日间照料室”的老人李陈寿良这样说:“我已经...

    时间:10-22
  • 山阳开展消防安全突击检查

      本报讯 (柳阳 景婷 记者 董楠)为深刻吸取安徽芜湖“10·10”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市场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0月14日下午,山阳县公安局联合工商、安监、质...

    时间:10-22
  • 丹凤为农村饮水装上“安全锁”

      为了让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取得实效,丹凤县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精心编制项目,采取单个工程单项设计、单项审批、单项验收的原则。整合各部门资金,让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并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地进行技术指导...

    时间:10-22
  • 柞水上下联动防治松材线虫病

      本报讯 (王 涛)10月19日下午,柞水县在曹坪镇蔡玉窑便民服务中心召开全县防范松材线虫病工作现场会议,要求上下联动,努力做好防治松材线虫病工作。   今年9月,在松材线虫病监测复查工作中,首次在柞水北线蔡...

    时间:10-22
  • 洛南推广经济性花果业促农增收

      本报讯 (记者 吉文艳 通讯员 杨慧霞)在当下的秋播工作中,洛南县在稳粮增收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经济性花果业,使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变、分散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迈进,大力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充分挖掘...

    时间:10-22
  • 柞水兑付生态效益补偿四千万

      本报讯 (宋奇瑞)柞水县多措并举保护森林资源,截至2015年度,通过国家天保工程政策向林农兑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000余万元;实现全县森林生态明显好转,全县森林植被达到70.67%。   柞水县对《秦岭生态保护条例...

    时间:10-22
  • 商南擦亮农村“容颜”

      本报讯 (孙传卿 江学树)蔚蓝洁净的天空下,村落嵌在青山中。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随地势起伏蜿蜒入村,路两侧是总体风格统一却又各具个性的楼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这是笔者近日在商南县清油河镇后湾村看...

    时间:10-22
  • 栗乡苑里美食城

      本报通讯员 谭显根 陈梓梁   日前,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太平村银洞湾特色美食城里的30多家农家土菜馆相继开业。代表青铜关镇特色美食的青铜逗鱼府庄、代表米粮镇特色美食的米粮味道、代表西口回族镇特色美食...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