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幸福,溢满了双眼

幸福,溢满了双眼

2015-11-24 08:46:4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系列报道之十五
  夏日,火红的太阳终于挣开白云的纠缠,露出半个笑脸。天空中几朵小白云,像镶了金边的茉莉花,从云缝中冲出来,晨纱渐渐的碎了,缠绕着,盘旋着,像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把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坡上,照在勤劳的人们的笑脸上。位于陕西东南部的山阳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中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生活。
  山阳,坐落于丰阳塔之下,因其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素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又因其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相对较少,故又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样一个环境幽美的小县城拥有3535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46万的人口,从看不起病到看病不花钱,从上不起学到免费读书,从年老无依到老人月月拿工资……一系列的改变,使山阳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党的政策带来的福利,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果实,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
  困有所帮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嘴上开空头支票,而是切实帮助百姓谋取福利。
  “是党的政策好啊,救了我的命,救了我全家……真不知道,没有政府的帮助,我这条命还在不在,我的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2014年11月,49岁的方元奇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和妻子,手中拿着一面旌旗,握着山阳县民政局局长江忠庭的手,颤抖着,声音沙哑,眼眶红红的,哽咽着说。
  方元奇是城关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因家里两个孩子准备上学,上面还有两位年近70的老人需要赡养,为了生计,方元奇不得已随同乡出外打工。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初他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到县医院进行救治,由于病情严重,县医院将其转送至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
  “当知道他被送到医院的时候,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当时,我身体不太好,孩子又太小,两个老人又上了年龄,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他在外面每个月赚的三四千块钱。原本日子就过得很紧巴,他这一病,家里更是连锅都揭不开了。”方元奇的妻子向我们说道,“正当我们想放弃治疗的时候,我们镇民政办同志来到了家里,给我们介绍了医疗救助相关的政策,并帮助我们申请了医疗救助。在递交了救助申请表半个月后,就通过了民政部门的审核,过了一段时间,救助自己的2万多元钱就打到了专门的折子上。”按照山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规定,方元奇治病所花费的15万元,通过合疗报销、医疗救助后,他们家只需再承担4万多元就可以了。
  像方元奇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很多的农村家庭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放弃治疗,要么全家砸锅卖铁治病,然后欠一大笔债,日子不知怎么再继续下去。自山阳县出台《城乡医疗救助》相关政策后,给这些无钱看病的人带来了福音,大大缓解了许多患者因家庭经济条件导致治病难的问题,使众多家庭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据统计,2014年,山阳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医疗救助32246人次,发放资金892.4万;临时救助839人次,发放资金132.7万。每一个人数的增加,每一笔资金的发放,传递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贫有所助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碳。
  2015年7月16日,山阳县城关镇伍竹园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15名的群众代表,11名三委会成员,2名镇干部,2名人大代表,2名党员聚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审议、举手表决低保户人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争执激烈,低保户申请人各自陈述申请的原因,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武占宝、贾庆发、李朝英等40户低保申请人成为低保户。这样的场景,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初都会出现在各村委会的议事桌上,已经屡见不鲜了。自《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以来,山阳县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山阳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及《山阳县城乡低保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本人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入户调查核实,局务会审核确定,公示公开等程序,层层把关,确保救助对象公开透明、准确。2007年10月又自我创新,出台《山阳县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救助办法》,规定凡考取一本、二本(除艺术生外)的应届大学生,家里是一类、二类低保户的,都可以申请大学生低保,每人每月救助127元。并逐年增加标准,现已提高到每人每月355元。王伟就是申请大学生低保中的一员。现已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里,10岁那年父亲在外打工不幸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导致下部瘫痪,曾是家里顶梁柱的大男人从此整天瘫在床上,连起码的日常起居都无法自理,镇政府了解到他们家里的情况,经过民主评议,将二类低保的名额给了他们家,一个月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帮助他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2008年王伟顺利考入浙江大学,为了让其安心读书,镇民政办帮助他申请了大学生低保救助、大学生贫困救助等,帮助他解决了在大学期间基本的生活费用。

  • 相关阅读
  • 天竺山下养蜂人

    文/图 记者 杨 鑫韩晓向记者展示他养的土蜂韩晓的土峰养殖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打工仔回乡养蜂   蚕吐丝,蜂酿蜜,谈起养蜂,人们都把它称作“甜蜜的事业”。2010年3月,在外打工的山阳县天竺山...

    时间:11-24
  • 洛南发展中药材15万亩

      本报讯 (刘卫锋 姜 毅)洛南县按照“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草木结合,适度规模,规范栽植,野生抚育”的原则,突出抓基地、抓示范、抓龙头、抓创新,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条和市场经...

    时间:11-24
  • 新合村建设设施蔬菜基地

      本报讯 (李先坤)柞水县下梁镇新合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瞄准县城消费市场,采取“公司+专业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下梁镇新合村紧靠柞水县城...

    时间:11-24
  • 昔日烂泥路今朝变通途 周磨村群众出行不再难

    文/图 记者 杨鑫2014年9月班车在周磨村被泥石流挡住去路2015年11月周磨村曾经被泥石流覆盖的路段被新路取代  晴天,站在院子里飘来满脸黄土;夏天在家里不能开窗户;雨天,出门两脚泥,不慎就会溅到一身泥。这是一...

    时间:11-24
  • 湘河镇“两灾”“两困”户住进新社区

      本报讯 (孙传卿 罗英英 余海龙)走进商南县湘河镇湘河街移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洋楼,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宽阔而整洁的道路两边。暖暖的阳光里,搬进来的人们悠闲地在广场上晒太阳、健身或下着象棋...

    时间:11-24
  • 冬日里的爱心暖流

      记者 贾书章   11月20日,天气阴冷,但在山阳县高坝店镇栋青社区广场却涌动着阵阵暖流。“情系家乡,爱心飞扬”爱心救助白血病患者小鑫鑫公益救助活动在这里进行。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救火英雄殷...

    时间:11-24
  • 商州举办核桃冬季科管培训班

      本报讯 (彭建文)近日,商州区林业局分别在夜村镇唐塬等核桃标准栽植基地,对全区各林业站及村技术骨干1000多名经济林技术服务队人员进行核桃冬季科管技术培训。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林面积扩大,重造轻管、技...

    时间:11-24
  • 美好的期待

      谭显根 陈梓梁 刘雪黎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镇安县高峰镇青山村和平佳园移民搬迁点,一幢幢新建的移民搬迁房矗立在街道旁,工人们正将一桶桶黄色涂料用油漆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墙壁装饰的格外好看,一扇扇...

    时间:11-24
  • 镇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本报讯 (毛 航 陈梓梁 谭显根)镇安县城市管理工作坚持以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品位高雅”的宜居旅游山城为目标,以县城提升改造十大工程为抓手,狠抓城管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模式...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