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手工漏粉条 传承老手艺

手工漏粉条 传承老手艺

2016-02-01 08:54:4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李小龙 左 京
  1月21日,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七组的一家传统手工红薯粉条作坊里一片繁忙。在这个简易作坊里,村民贾凤山正带着临时雇佣的6名邻居,围着两个热气腾腾的锅灶忙活着。
  红薯粉条是用红薯淀粉制作的一种食材,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红薯是商洛人的一种传统主食,有着非常大的种植面积,在食用之余,人们便开发出了红薯干、红薯丸子、红薯饼、红薯粉条等,让人回味无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薯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作为其重要初加工产品的手工红薯粉条已渐少,但因为其地道的原材料和原始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是商洛人餐桌上的美味菜品。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粉条加工最忙的季节,传统的手工制法虽然工艺落后却颇受欢迎,老手艺让人们找回了老味道。”贾凤山告诉我们,红薯粉条的手工制作主要工艺流程大概分:制芡糊、合粉揣揉、捶打漏粉成型、煮粉糊化、捞粉、冷却、清洗、上挂、搓揉、晾晒成形,再加上之前淀粉原料的制作过程,足有10道工序。“传统手工制作红薯粉条,不添加增白剂、防腐剂、食品胶,是纯天然食品。”贾凤山说,制作红薯粉条所用的原料,是本地所产红薯,有好吃爽口、粉味纯正、筋道耐煮、营养丰富等特点。
  据贾凤山介绍,这样的传统制作红薯粉条在万湾村已经传承了几代人。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农户只需要搭建一个简易作坊,砌一个炉灶,架一口大锅,摆两口大缸,请几个帮工,然后就可以开工了。每年冬腊月加工红薯粉条,正好符合年底食品消费旺季的需要。后来,贾凤山看到了机遇,便扩大了生产规模,今年他从河南购买了100多吨红薯,生产手工红薯粉条大概已有2万斤,按每斤10元的价格,销售的还不错。
  当前,虽然很多地方的红薯粉条加工已经由机械代替手工,但在商洛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小作坊还有不少。虽然在平时很少见到,但一到年底,在很多村镇都能见到制作手工红薯粉条的场面。

  • 相关阅读
  • 柞水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本报讯 (王 瑕 朱恢军)柞水县统筹兼顾,按照农村抓普及抓规范、城镇抓提升抓示范,及时启动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优化配置各级教育资源,并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实施联片教研、体音美教师镇内流动授课及城乡结对...

    时间:02-01
  • 镇安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县验收

      本报讯 (陈风军 黄成华)日前,中国科协科普示范县检查验收组对镇安创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认为镇安县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创建工作,符合创建要求,达到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   ...

    时间:02-01
  • 山阳精心组织春节市场货源

      本报讯 (高军军 李 军)春节日益临近,山阳县精心组织商品货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强化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价格,有效拉动市场消费,确保春节前后消费市场平稳有序、购销两旺。   该县各商贸流通企业根据...

    时间:02-01
  • 色河铺镇严防森林火灾

      本报讯 (高军军 任义森)春节将至,祭祖等传统活动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山阳县色河铺镇多措并举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该镇精心组织安排,狠抓落实,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防火灾发生,森林防火指...

    时间:02-01
  • 丹凤组织慰问一线优秀人才

      本报讯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杨 晓)年关将近,丹凤县组织慰问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53名优秀人才,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优秀人才家中。   据悉,近年来,丹凤县认真贯彻中省市人才工...

    时间:02-01
  • 商镇扎实推进移民搬迁

      本报讯 (樊利仁)丹凤县商镇在推进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积极实施“特色民居、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四大建设,全力打造“整齐有序、户型统一、独具特色、靓丽典雅”的现代生态民居。...

    时间:02-01
  • 高坝百名干部入村走访核查贫困户

      本报讯 (张礼民 彭 伟)近期,山阳县高坝店镇抽调百名机关干部,分片组成3个工作队,进村(社区)入户走访核查贫困户。   高坝店镇党委、政府扎实认真搞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各村(社区)先由农户志愿申请、村民代表...

    时间:02-01
  • 村组干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

      前两天,一个在西安打工的远房亲戚给我打电话,说要让我想办法给他搞个贫困户名额。我很茫然,这个亲戚常年在省城打工,媳妇孩子也在县城,农村的土地也承包出去了,他的情况与农村同龄人相比,算是混得很不错的...

    时间:02-01
  • 洛南筑牢医疗保障服务网底

      本报讯 (南星 秦丹)“现在就医环境好了,看病又能直接报销,大家都乐意到家门口的卫生院看病”,洛南县麻坪镇栗峪口村潘正堂老人一番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如今,在洛南县各大医院里,再也不会看...

    时间:0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