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南用产业支撑贫困户增收

商南用产业支撑贫困户增收

2017-08-17 09:06:2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李岚 李治军)

  立秋时节,记者在商南县富水镇油坊岭社区看到,这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40户贫困户每户出资5000元入股,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建设的一块块猕猴桃产业园,齐腰高的猕猴桃树苗长势喜人。

  正在猕猴桃园里锄草的贫困户桂连富介绍说,他家流转土地1.4亩,每年租金1050元,他和媳妇都在园里干活,两个人每月能领800多元,这样一年下来,租金和务工费就上万元了。

  这是商南县产业支撑贫困户增收的一个缩影。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商南县聚焦产业支撑稳定脱贫这一核心,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产借还、二产加动、三产建带”的“三产联动”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分类施策、精准到户,走出了一条适宜贫困山区的产业精准脱贫之路。

  探索创新产业模式

  没有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是阻碍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商南县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下大力气帮助贫困群众栽上“摇钱树”,建好“聚宝盆”。

  一产推行“借还”模式。主要针对有劳动力、有发展意愿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群众,采取“政府担保贴息、企业赊本让利、群众先行发展、收益免息还本、联手共建共富”的方式,由农业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批量生产初级产品,先行赊借给贫困户进行培育管理,待到产品成熟变为商品时,再由企业负责回购。

  二产推行“加动”模式。针对有劳力、有资源但缺技术、缺土地、无条件发展农业产业的农户,特别是易地移民搬迁的困难群众,采取“政府推动+园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方式,整合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代工厂、代工点,吸纳贫困户就业务工、代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三产推行“建带”模式。对靠近景区、靠近园区、靠近美丽乡村,有资源、有市场,但缺技术、缺经验的贫困群众,按照“建精品景区带美丽乡村、建电商平台带农产品销售、建合作机制带身份转变”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收益分红”的形式,把农民手中的山林、民房等资源折资入股企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针对边远山区不适合“三变”模式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让农特产品变成网上“抢手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些新模式,或降低了发展产业的成本“门槛”,或增加了就业岗位,或盘活了沉睡闲置资源,便于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打开了产业脱贫的新局面。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目前上架的有60万袋香菇,其中40户贫困户通过‘借袋还菇’,户均管护1万袋。按去年的收入,种1万袋香菇年收入2.5万元至3万元不成问题。”8月7日,在商南县“借袋还菇”示范点——富水镇黑漆河村食用菌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善堂这样介绍。

  在这个食用菌基地,去年由专业合作社承建的大棚免费给贫困户使用,今年1个棚仅收500元费用;贫困户从龙头企业海鑫公司借来制好的香菇袋放在里面,管护生产后获得收益。大棚不需要自己建,香菇袋不用自己栽培,只需要“借来”管理,几乎“零成本”投入,就可以增收。

  针对贫困群众面临的问题,商南县大力扶持、强化支撑,着力“扫清”产业发展路障。

  首先是强化政策支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商南县落实3500万元担保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按照1:10的比例放贷,为企业融资;实施贴息贷款政策,为有发展能力、无经济实力的贫困户每户提供最长期限3年、最高额度5万元、合伙创业的每户最高50万元的产业发展贴息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

  同时,县上加大力度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补贴。一产方面,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每年预算列支产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对参与“借袋还菇”“借鸡还蛋”“借鹿还茸”等达到条件的贫困户均落实补贴。二产方面,对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分别给予1000元和500元补贴;对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补贴交通费;对自主创业成功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为每个贫困村特设2至3人的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扶贫信息员,每月分别补助600元和500元。

  商南还着力扶持企业和合作社,打造产业“火车头”。县上出台了《鼓励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决定》《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发展脱贫产业,并在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等方面实施优先,大力扶持这些经济组织,确保每一户贫困户至少与一个市场经营主体链接。

  此外,着眼茶叶、食用菌、猕猴桃等脱贫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南县建立灵活体制,引导贫困户积极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打破了规模发展的用地“瓶颈”,保障了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建设。

  群众尝到增收“甜头”依托市场资源,瞄准产业项目,建好帮扶模式,逐个破除难题,扫清发展障碍,商南县走出了一条产业精准帮扶到户、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的脱贫新路。

  商南县推广的“借袋还菇”“借鸡还蛋”“借鹿还茸”等产业模式,使全县新发展食用菌7600万袋,新建成万亩茶叶基地、万亩猕猴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扶持带动3272户贫困户10433人通过“借还模式”走上脱贫路。

  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万元,63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了自主创业;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7个镇办建设了代工厂,提供就业岗位5150个,带动3500多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在“建带”模式实践中,该县涌现出太子坪、后湾、王家楼等一大批美丽乡村,累计开设网店1200余个,建成运营28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网上交易额4亿多元,3000余名贫困群众获得收益,至少有1000户贫困群众由农民变成股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 相关阅读
  • 项目建设拉动柞水全民创业就业

      本报讯(程修德)“在这里务工,我们每个月至少能赚到三四千元,比离家外出打工好多了。”在终南山寨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工地,30多名农村建筑工人高兴地谈论着在家门口就业的新收获。  项目既是拉动经济...

    时间:08-23
  • 镇安积极探索招商新路子

      本报讯(周鹏 张洋 张波)镇安紧扣“追赶超越”和“五大攻坚战”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突出科学管理、严控环境创优,着力策划推介精品项目、加强企业对接服务,积极探索新时期招商新路子,全县...

    时间:08-23
  • 柞水送法下乡推进法治惠民

      本报讯 (宋登魁 李章进)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柞水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提升“两率一度”水平,奋力实现政法系统追赶既定目标,柞水县委政法委组织县公检法司部门在全县9个镇办81个村(社区)扎实开展“...

    时间:08-23
  • 山阳法院首例网络司法拍卖交易成功

      本报讯 (曾亮 蔡宏卫)8月17日,山阳法院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成功拍卖执行案件中扣押的北京现代小轿车1辆,成交价71489元,这是该院自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后,首例通过网上成功拍卖的标的物...

    时间:08-23
  • 商南全面加强移民搬迁项目资金监管

      今年以来,商南县采取五项措施,全面加强移民(脱贫)搬迁项目资金监管,全方位堵塞资金使用和管理漏洞,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健全对象申报制度。为加强移民(脱贫)搬迁对象申报的规范管理,严把申报“第...

    时间:08-23
  • 洛南城关街办为老年人免费体检

      本报讯 (记者 王聪 通讯员 张丹)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做到群众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日,洛南县城关街办卫生院在各村(社区)巡回实施为65岁以上老年人和贫困户免费健康体检...

    时间:08-22
  • 山阳政法机关开展“五个百日行动”

      本报讯 (程光文)近日,山阳县政法机关主动作为,以“领导干部百日大接访、矛盾纠纷百日大排查、严打整治百日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大会战、公益诉讼改革百日行动”为主题的“五个百日行动&rdq...

    时间:08-22
  • 青山镇包扶单位“八仙过海”惠民生

      本报讯(通讯员 黄山林 特约记者 孙传卿)“我们两家都包花园村,既然县供销社表态了,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也要挤出经费对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高中生进行慰问补助。”近日,商南县公路段段长吕盟在青山...

    时间:08-22
  • 洛南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本报讯 (胡小龙)今年以来,洛南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目标,狠抓项目开发,精心打造景区,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宣传推介,扩大对外影响,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规划编制日臻...

    时间:08-22
  • 柞水强力推进远程教育工作

      本报讯 (徐廷元)柞水县紧扣远程教育提升年活动要求,大胆探索,夯实领导包抓、强化培训、示范引领三项举措,强力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使得硬件建设全面提升,集中学习扎实推进,学用结合取得实效。  领导包抓&ld...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