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胡本胜的胡本胜的致富经

胡本胜的胡本胜的致富经

2018-05-22 08:42:4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孙传卿 代绪刚

  “你种的天麻为什么长那么大、那么多?我家的怎么就是不长?”

  “种天麻要靠技术哩,我可是正正经经的高级技师。”胡本胜边说边向人们展示他的荣誉,省农业厅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员证、市食用菌协会理事证、西安某研究所的菌种专业证书、河南某特产养殖场天麻新法栽培技术函授班结业证。这一大摞的证书,让人很难把他和一个农民联系在一起。

  能人带动 群众跟进

  胡本胜是一位纯朴稍显文气的山里汉子,家住商南县十里坪镇梁家坟村,是村里有名的“能人”,按现在时髦一点的说法就是土专家、田秀才。除了这些称呼之外,他还是村干部和大老板——村监委会主任、丹南菌种厂老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他完美地将这些头衔集于一身,创出了一条贴有“本胜”标签的脱贫帮带致富经,“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寒偏远的梁家坟村,电力不通、道路险阻,怎样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大背景下挣钱养家,是摆在山里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胡本胜在这方面先行一步,靠着在县菌种厂学到的制作香菇菌种和种植香菇的本领走上了致富路。先富起来的他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在村上工作20多年,先后任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和村监委会主任,不遗余力地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

  生产型、技能型、经营型尤其是管理型乡村人才,是加快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胡本胜主动站出来包扶了5户贫困户,他所包的贫困户都是村里最边远、基础最差的。他一有空就去贫困户家中座谈,了解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思想动态,为他们量身定做脱贫计划。

  在了解到有3户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无产业时,他就让他们到自己家的杨树林种植天麻,免费为其提供场所、菌种、种麻、技术,并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保底收购,让“三无”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同时,他聘用了一户贫困户在他的菌种厂务工,年收入3万元,还介绍一户贫困户到他长子的工厂务工,每年也能挣到3万元。

  依靠科技 发展产业

  近日,胡本胜种植的天麻喜获丰收,天麻基地里到处是务工群众忙碌的身影。群众在一边采挖丰收果实,一边在加快点播致富的种子。据胡本胜介绍,他的天麻基地共有4亩多,今年每亩的产量在1万斤左右,平均每斤卖12元,粗略算下来,仅天麻这一项就可收入40多万元。在谈及天麻产业效益时,梁家坟村支书刘学虎说:“要脱贫、要振兴,没有产业绝对不行。搞产业,没有懂技术的人也不行。根据目前采挖情况看,胡本胜家的天麻就算按洋芋的价格卖都赚大钱,人家是靠技术、靠科技吃饭哩!”

  在谈到产业发展时,胡本胜娓娓道来。他说,天麻也只能算是自己的副业,他还种植有袋料香菇12万袋,有几亩地的白芨、猪苓等。天麻种子市场价12元每斤,但是卖给本村人都是10元每斤,主要是为了鼓励村里的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今年他自己通过“三变”改革流转了村里几十亩土地,想进一步扩大天麻种植规模。他以前当过村支书、村长,现在又是村上的监委会主任,知道乡亲们受的苦。按照他现在的条件,儿子在大城市里事业有成,自己又不缺钱,完全可以去享清福,但想到还有很多乡亲还很贫困,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现在他已经直接带动了贫困户12户、非贫困户5户种植香菇,每户年纯收入1万多元,其余时间可以在合作社务工,两样加在一起一年挣2万元肯定没有问题,由于他给大家提供了工作岗位,很多贫困户成了家门口的上班族。

  村支书刘学虎介绍,在胡本胜的指导和帮助下,去年全村发展的20亩天麻今年长势普遍较好,按照当前市场行情初步测算,预计仅天麻一项产业可创收160余万元,人均将增收1000元以上,小小天麻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棒棒”。

  实施“三变” 授人以渔

  据了解,为了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梁家坟村“两委”会班子积极探索推进“三变”改革,采取“支部+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模式,依托本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努力实现产业增收和劳务增收的“双赢”。为调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降低市场风险,该村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力入股和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管理、年底统一分红的办法,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天麻、猪苓等产业发展,目前已发展天麻20亩、猪苓10亩。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胡本胜因地制宜谋出路、精准帮扶肯让利,并“授人以渔”解决长足发展问题,展现了一名村干部、老党员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像他这样的乡村能人在梁家坟村还有一大批,“党建+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模式开辟了梁家坟村脱贫攻坚新天地。

  • 相关阅读
  • 江宁洛南着力推动镇村结对工作上台阶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媛)去年5月以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禄口街道分别与洛南县景村镇、保安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结对双方针对帮扶镇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找准帮扶路径。...

    时间:06-05
  • 镇安用梁家河精神助力脱贫摘帽

      本报讯(倪方海)“学习《梁家河》,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洗礼,作为一个村支书,一定要带领大家摘掉贫困这顶帽子。”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党支部书记吴相琴激动地说。连日来,镇安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

    时间:06-05
  • 山阳全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新高地

      本报讯(周德宏)山阳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对标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着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新高地,迈上了追赶超越快车道。践...

    时间:06-05
  • 创业成功不忘困难乡亲

      本报讯(齐荣强)5月24日,在外创业的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成功人士方运进,走进阳山村走访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两万元的慰问金。  方运进是阳山村七组村民,2002年开始在深圳创业,现在已经注册公司两家,成了...

    时间:06-04
  • 商南表彰30名“美德少年”

      本报讯(何春红)5月30日,商南县举办了“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演讲比赛暨“美德少年”表彰活动,为参加演讲比赛的1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现场评分并颁奖...

    时间:06-04
  • 秦丰村里的一天

      通讯员 张茂林  5月24日,星期四,阴天。柞水县委政法委5名干部早早带着宣传设备、宣传资料和用品,驱车赶往离县城20余里的营盘镇秦丰村驻地,在这里开始一天的政法助力脱贫攻坚活动。  上午9时许,工作组到...

    时间:06-04
  • 丰收村里话脱贫

      ——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搬迁小区见闻  乐席兵  5月27日中午,我们从县城沿西康高速公路前行,下高速进沟28分钟,就到了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  映入眼帘的是蓝蓝的天、淡淡的云,娴静的磨石...

    时间:06-04
  • 丹凤出台双孢菇产业发展奖补办法

      本报讯(李朝辉)近日,丹凤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双孢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双孢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延链提效。   《实施意见》明确,加大建棚扶持力度,对建设规格在10米×15米以上、种植面...

    时间:06-04
  • 商南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本报讯(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紧扣“放管服”改革主线,厘清权责、整饬作风、优化环境,以过硬举措集中攻坚,锲而不舍推动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持续好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县在一季度全省县域营商...

    时间:06-04
  • 洛南为护林员配备移动终端

      本报讯(卢根良)为有效监督护林员常态化巡山状态,及时准确传递护林预警信息,确保巡护工作成效,近日,洛南县林业局投资50多万元,为全县396名生态护林员配备了移动终端,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在县林业局设立...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