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我经历的改革开放

我经历的改革开放

2018-06-07 09:35:54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崔长民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那一年我13岁,刚上初一,可以说我是同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我是改革开放一个普通的亲历者。

  我们那一届学生,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见证者。记得那时小学5年级延长了一个学期,才把春季开学调整为秋季开学。过去小学是5年,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从我们那一级开始,初中和高中都变成了3年。那时上学经常要去农村参加劳动,每一周都要由老师带着去帮农民干活,我帮当地农民挖过红薯、拔过豆子、割过麦子等。过去初中升高中、高中上大学都是靠政治表现推荐升学的,中考成绩好的学生只能上中专,然后才根据成绩按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依次录取。我国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可以说1977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我高中毕业就去当兵了,当兵的地方在甘肃第二大城市美丽的天水。5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我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其间,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我参加了对越防御作战任务,血与火的洗礼,磨炼出我不畏艰险、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毅力。

  我当兵走出秦岭,从大西北到祖国的南疆,算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1987年10月,我从部队退伍回乡,家乡面貌依旧,唯一的改变就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家家户户通上了电。那时农民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元(主要是靠自家养殖猪牛羊和上山挖药等),匠人一天的工钱只有1.5元,脱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才30多元。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村上能通上广播、有一条通往街道的公路。

  记得当时村上修路,村支书说要把路修成2米宽,便于架子车通行,我说应该修成5米宽,至少能满足将来通汽车的宽度,老支书严厉地批评我说:“你当了几天兵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们这里去街道20多里路都不能通车,这样的穷山沟哪一辈子能通汽车?不要做白日梦了。”最后在我的建议下,村上把原计划2米宽的路修成了3米,在那个没有汽车的年代,这就是很宽的公路了。

  1987年10月至1992年5月,我在家里当了4年多农民。1990年9月,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年我25岁,当时村干部补贴一年仅有120元,还要从农民身上收,那时叫作“摊派款”。年底收摊派款是村干部最棘手的工作,因为农民日子过得很紧巴,摊派款是很难全额收清的,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到现在还拖欠着他们的工资。

  在家里当农民那些日子,我搞过养殖,开过诊所,也和同龄人一样,去河南省灵宝县的金矿上干过活,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农村最苦的活就是三伏天收麦子,我干农活不是行家,捆麦子就是个技术活,会捆的把式会把麦子捆成扁形,可我捆出来的麦子总是圆形的。那时我女儿2岁多,我带她一起到地里收麦子,我背着麦子从坡上往下走,三伏天汗流浃背,汗水迷茫了双眼,几乎看不清路,因为麦子没有捆好,走着走着就从背上散开了,女儿看着我肩上的麦子散落一地,天真地笑着。面对荒凉的大山和散落一地的麦子,曾经的理想是多么遥不可及,我那时心里在想,自己就要这样在山里过一辈子吗?

  那时没有外出打工的概念,我只能在家里种地养活老婆孩子,有时间了就看看过去上高中时的课本,当时没有任何目标,只是觉得看书多了会有好处的。家里人和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一个农民不好好干活,整天抱着一本书让人不可理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91年10月,商洛地区从农村退伍军人中招录干部,我们洛南县招两个,我笔试成绩第一名被顺利录用,1992年6月,我被组织分配到一个边远乡镇工作。

  从我上班第一天开始,各种改革就没有停止过,单从乡镇机关来说,我就经历过政府号召机关干部领办乡镇企业、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精简编制发红本本绿本本、撤区并乡建镇、撤村并镇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这些改革有成功的,也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踩稳一步,再迈一步。

  改革开放40年了,现在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国都在奋力实现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振兴也将逐步拉开序幕。如今城乡面貌脱胎换骨,从泥墙土路的贫苦农村和百废待兴的破烂城市,到如今小桥流水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和楼房林立绚丽繁华的现代都市;从过去农村交通运输主要靠自行车、架子车和手扶拖拉机,到如今私家车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庭,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班车;从过去只有单位才能用上的手摇电话,到如今宽带基本到村和手机人人普及的网络时代;从过去只能在农村建房,到如今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在城里或者街道拥有自己的房子,人民生活不可同日而语,吃饱穿暖曾经是头等大事,如今人人要约束自己,“管住嘴,迈开腿”,少吃多动,更不用说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和社会的相对公平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再出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 相关阅读
  • 决战富水关

      文/图 朱书海  红色基因  1936年9月上旬,由于中央红军从川西北向陕甘宁边区进发,且陕南之敌大部西调,10月初,红七十四师一团和五团进至商南县梁家坟,与陈先瑞率领的六团会合。会合后,六团已全歼赵川民...

    时间:06-07
  • 龙潭村的“铁树”开花了

      文/图 宋奇瑞 刘娇   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二组的纸房沟有一棵千年“铁树”开花了。6月初,我们慕名来到龙潭村纸房沟,看到了正在开花的铁树:它生长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四周没一点土壤,其顽强的生...

    时间:06-07
  • 雨淋沟的扶贫合作社

      赵华军  “我家两口人,母亲70多岁了,身体有病。去年,我加入长清养殖专业合作社,领到5只母羊之后,现已发展到了20多只,还养了一头猪,十几只鸡,家庭总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一年就脱了贫。”近日...

    时间:06-07
  • 把希望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本报记者 张瑞   从拉货司机、搬砖小工、包工头到创立建筑公司、热心公益事业的“建筑人”,镇安县铁厂镇新民村的黎刚在不断学习和实干中实现自我“蝶变”。同时,他用爱与责任回馈家乡父...

    时间:06-07
  • 侯成群回家记

      郭夏季 何献国  “侯成群回家了!侯成群回家了!”当洛南县景村镇杨坪村的村民奔走相告,在村里到处传播这一消息的时候,人们才知道,音讯全无达30年之久的侯成群还活着,而且在新疆得到了亲人般的...

    时间:06-07
  • 柞水农村饮水工程惠民生

      本报讯(骆昭君)日前,在柞水县营盘镇丰河村沟垴,村民查桂芳正在用自来水淘米做饭。“要不是家中通了自来水,我还得一桶一桶从河里提。”望着白花花的自来水从管子喷涌而出,查桂芳感慨万千。   ...

    时间:06-07
  • 山阳将建首个博士工作站

      本报讯(曾亮 姜婷)日前,山阳县高新区管委会与商洛学院签订《共建“商洛学院博士工作站”协议》《共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山阳建立首个博士工作站。  据悉,该博士工作站将通过聚...

    时间:06-07
  • 蚕桑产业成为达仁镇脱贫致富“金饭碗”

      本报讯(孙镇坪)日前,走进镇安县达仁镇盛起蚕桑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蚕蔟上挂满洁白的蚕茧。“我们合作社今年共育小蚕260张,三龄时发放到蚕农和各生产大户及扶贫工厂,目前已经陆续结茧,再过几天就可以...

    时间:06-07
  • 镇安培训脱贫致富“领头雁”

      本报讯(王义博)日前,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首期SYB创业培训班开班,着力培养来自全镇25名从事创业活动和有创业意向的脱贫致富“领头雁”,他们将深入了解和有效掌握创业技能,实现创业梦想,助力全镇就业...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