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经历了10年的酝酿,在全球席卷10亿票房以后,本周登陆国内院线。所有结局都已经写好,所有人也都知道长大的哈利·波特和伏地魔在霍格沃茨的终极大战终于到来,“一切都将终结”——就像这句《哈7(下)》海报的标语,这场跨世纪的长剧终于要落幕。
《哈利·波特》观影报告最后的战役,一切都将终结
斯内普,腹黑、闷骚、痴情的大叔再次催泪!
关键词之飙泪
尽管《哈7(下)》带着各种超强硬件设施对观众发起终极大战,但在记者的采访对象中,无论媒体人、影评家,还是普通fans,大都把“最高荣誉”献给了亲爱的斯内普教授的扮演者——阿伦·瑞克曼,那个腹黑、闷骚、痴情、催泪的大叔!所以弱弱提醒一句,看片时可备一包纸巾。
斯内普一直深爱着哈利的妈妈莉莉。莉莉被伏地魔杀死后,斯内普让哈利取走了他的最后一滴眼泪,哈利通过冥想盆读到了斯内普的记忆——当斯内普还是一个“超萌少年”(此小孩备受众影迷推崇)时,他爱上了小莉莉,后来两人产生分歧,分道扬镳。尽管此后莉莉喜欢上了“狂妄自大”的波特,但斯内普的爱一直未曾改变。为了保护莉莉和哈利,他走上了忍辱负重、人格分裂的“无间道”,忍受着终生无人理解的孤独,连死前的最后一句话都是:“Look…at…me…”只因为哈利的眼睛太像莉莉。多人表示,坚定支持阿伦这位英国戏剧王子角逐奥斯卡最佳男配,并迫不及待地成为大叔控。
哈利单挑伏地魔,一切在此终结
关键词之激战
就像《哈7(下)》海报上所言,“一切都将终结”,酝酿十年之久的终极单挑无疑是本片最大看点。说到这里观众们必须起身鼓掌,因为《哈7(下)》没有让影迷失望,那句俗语“叫好又叫座”应该就是为它准备的。本片获得了今年北美所有上映影片中迄今为止的最高评价,“46家欧美最权威媒体综合评价高达87分,番茄网249位欧美影评人中有241位盛赞”。《好莱坞报道》称:“叶茨用巧妙的手法将庞大设定与复杂事件呈现得清晰有道,故事在剧作方面的张力完胜他以往的《哈利·波特》电影。”
本片的第一个小高潮集中在哈利和他的伙伴们勇闯古灵阁夺取金杯上,“看得人胆战心惊”。从伏地魔看着古灵阁里一地狼藉的尸体开始,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电影最悲壮的章节非霍格沃茨保卫战莫属,大批食死徒向霍格沃茨发起最后攻击,各种摄魂怪、巨人、蜘蛛也都在决战中一齐出动。当然,最让观众解气的还是哈利单挑伏地魔,这其中的评价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说伏地魔的法力和擎天柱大哥一样不甚稳定;有人说哈利的“死而复生”稍显唐突;也有人说“魔王实际上是被一个名叫浮云的路人甲间接干掉了”;更有吹毛求疵者认为哈利战胜伏地魔时的音乐不够到位,不够震撼……哦,好吧好吧,本报建议观影时还是放轻松点,就像你别较真哈利和金妮那个搞笑的接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