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要求匿名的重庆卫视资深员工对本报记者透露,在转型“公益频道”之前,重庆卫视平均每年广告收入至少在3亿元。但在2011年年初停止商业广告和电视剧之后,重庆卫视的广告收入大幅下滑,影响到重庆卫视的正常开支。重庆地方政府当年决定每年补贴1.5亿,而剩余部分由广电下属的其他地方台贡献。
此次改版后,重庆卫视一方面试图凭借时尚化的综艺节目和包装吸引年轻观众,另一方面也保持着“硬朗路线”电视剧的播出比例,稳定传统观众群——在下午和晚间两个电视剧场时段,改版后的重庆卫视依旧以播出谍战、军旅题材为主。
上述重庆卫视员工表示,这是结合现实考虑下做出的决定:一方面是因为综艺节目制作经验较少,另一方面是观众结构使然。
近年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收视领头羊之间的主持、节目制作人才互流已经形成常态,综艺节目竞争白热化可见一斑。
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和《星电影》的制作模式类似,重庆卫视最新一批综艺节目的背后也有外来制作团队力量。《周末驾到》定位闯关夺奖,合作制作方为智美传媒,后者引来广汽丰田成为栏目合作伙伴。重庆卫视曾表示,是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深入考察与细致研讨后才决定引进这批“外援”的。
相比收视风险不定的综艺节目,重庆卫视的电视剧早在转型公益频道之前就已吸引了固定的观众群。
根据重庆卫视2012年上半年的收视表现分析,重庆卫视的观众构成中,45岁及以上的观众超过60%,并且以男性观众占多数。央视索福瑞最新数据也显示,元旦期间重庆卫视的谍战新剧收视率并不亚于大力投入的综艺节目。
在综艺节目打出名声之前,重庆卫视的商业广告的推广底气有限。环球电广表示,尽管刊例价有明显提升,但实际广告价格可以给出大幅折扣。
本报记者试图就节目改版和广告招商联系重庆广电节目制作中心和广告部门,对方均拒绝回应。(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