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新一季《中国达人秀》正在热播,作为唯一的女性“梦想观察员”,徐静蕾自然极受关注。她透露,当评审根本不在她的计划内,经纪人跟她说时,她的直觉是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而且她还想继续休息、旅行。直到经纪人和节目组都跟她说这个节目很有意思,才打动了她,“休假是工作之间的一个过渡,当评审还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徐静蕾很随性,工作这事儿,要够好玩才能激发她的热情。
节目中,徐静蕾得到了“言辞严厉,相对少言”的评价。徐静蕾透露,节目组曾给她建议,希望她表现得兴奋一些,“虽然我这个人比较理性,但是在点评的时候也并不是纯理性。不过,我的感性也是基于我非常理性的基础之上,不会去煽情。感性到没有理性判断的那种点评,我可能永远做不到。”
电影是事业
除非出现很特殊的情况,我才会完全改行。电影有好多类型我还没拍,还没有尝试过,怎么能不当导演呢?
徐静蕾说,她并不是做演员达到了某种高度才转型做导演,只是受不了每天要等,而一年也碰不上一个好剧本的等待让她差点得了神经病。于是,当她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她主动出击一连拍了三部文艺电影——《梦想照进现实》《我和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她说:“因为我是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我认为电影不是大众娱乐的工具,是探讨人生终极问题的。”
那时候,对于这种文艺情结,徐静蕾不图观众是否理解,她要的就是一种经历,“我以前完全不关注票房,想拍就拍,文艺不文艺,挣钱不挣钱,别人管不着。”她的言语中透着北京姑娘的直爽劲儿,“电影的投资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钱,我自己承担责任,所以我想拍得多文艺就多文艺。”
后来,徐静蕾对电影的理解变得有所不同。她认识到电影不只是一个爱好,还是一个产业,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下去,必须与商业接轨,“你就算是一个画家,也需要卖出画,才能买新的颜料继续绘画。”
近几年,徐静蕾拍了商业片《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片中的植入广告曾引起争议,但两部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我觉得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进步。”她想了想又说:“也不是一种进步,是由个人爱好变成我的事业,这是我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问及未来的职业计划,徐静蕾坦言不愿离开电影导演行业,她希望尝试各种类型的影片。她称:“除非出现很特殊的情况,我才会完全改行。电影有好多类型我还没拍,还没有尝试过,怎么能不当导演呢?”(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