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功:
冲击呆板语文教育开创新行文之风
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工大附中高级教师徐殿东,他任陕西省中学语文教育委员会理事,也是全国多个作文大赛的评委,已经从事语文教育25年,谈起15年前看到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文章——韩寒《杯中窥人》一文的感受,他感慨:“我印象深刻,孩子观察的时候在思考,思考的时候在抒发个人心灵。”
对新概念作文大赛,他评价,新概念作文大赛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空间,让学生超越了语文教学范围,给有创新色彩和个性的孩子提供了舞台。
徐老师说:“以前的语文教育比较呆板,新概念推出的作文跟传统语文教育相差太大,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让很多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体制放宽,对孩子的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都有了新的评价机制。”
1999年,在首届新概念大赛颁奖后,中国语文高考的题目出现了让人惊讶的变化,以前的“给材料作文”变成了开放式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并且此后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都延续了这个变化。
徐殿东说,1999年到2006年,是中国语文高考作文试题的转型时期,试题中体现出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视与“新概念”大赛对创新的提倡是一脉相承的。但“新概念”倡导的个性与创新之路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依然任务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长天主编的去世,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损失。”徐殿东说。
据悉,4月3日上午九点半,赵长天先生告别仪式将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