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业内“会诊”《太平轮》:周二上映成为败笔

业内“会诊”《太平轮》:周二上映成为败笔

2014-12-11 09:35:00

来源:城市快报

  耗资4亿元人民币,章子怡、宋慧乔、黄晓明、金城武、佟大为、长泽雅美等多位亚洲一线明星参演的史诗巨制《太平轮(上)》(简称《太平轮》)上映仅三天,就被张一白执导的中低成本的爱情小清新电影《匆匆那年》轻松“击沉”,无论票房还是排片率,均被对方“完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逆袭?我们的大片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一起为《太平轮》“会诊”。记者 崔巧琳

  最锐话题

  PK·票房

  《太平轮》前景黯淡

  《太平轮》12月2日上映,首周票房只有8950万元,截至周一,累计票房勉强破亿(1.22亿元)。相比之下,12月5日上映的《匆匆那年》,首周3天票房便已突破2亿元,截至昨晚,该片累计票房已达3亿元,排片率更是高达39.07%,《太平轮》的排片率仅剩下20.6%。《我的早更女友》明日上映后,《太平轮》的票房前景更显黯淡。

  PK·档期

  周二上映成为败笔

  据介绍,《太平轮》选在周二上映可谓败笔。本市多家影城的经理表示:“过去有电影喜欢定档周二,是因为周二是半价日,能吸引更多观众,但如今电商‘乱入’,票价已经很低了,因此电影在周二上映已失去原有意义,再加上周三、周四都是工作日,观影人次必然不太理想。上映前几天的低票房必然会影响周末的排片率,形成恶性循环。与其相比,周五上映的《匆匆那年》一上来就获得票房丰收,排片率也一举超过了《太平轮》。”

  PK·题材

  高大上不敌怀旧情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太平轮》的失利和题材有关,影片过于“高大上”,传达的爱情观念也显得有些过时。有影评人直言:“这种史诗般的电影如果在10年前一定能大卖,但现在这种题材已经被淘汰,观众也不会纯粹为导演名气和明星阵容所吸引而走进影院。”相比之下,《匆匆那年》能够成功,一方面是有原着小说大量粉丝的支持,另一方面,这种小情小爱的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恰好满足了如今主流消费群体90后、00后的需求。因此,仅从赢得票房的角度来说,导演拍片与其玩“高大上”讲情怀,还不如把握住年轻观众的青春怀旧情结,这样可以让圈钱变得更加快捷容易。

  PK·口碑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业内人士认为,观众对大片抱有更高期待,与《匆匆那年》相比,《太平轮》更需要好的口碑。无奈的是,该片节奏过缓,情节平淡,少有戏剧冲突,不少观众认为“虽为大片,但并不过瘾”。就是这样一句淡淡的中评,足以让《太平轮》大片的光环粉碎,正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