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努力过吗”以林嘉茉与七七的对白开始了对于匆匆那年的又一次追忆。七七不屑般的答复林嘉茉的质问“我就想知道你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你们这样活该”,以“灵魂角色”的身份预示了几位主人公的青春、成长、初恋都是悲痛的。当方茴默默跟随同居的陈寻与沈晓棠的单薄身影在画面中来回跳跃时,带给受众的或许不是同情,更大程度上应是一种悲痛的力量。还有一个值得感动的镜头是世界杯期间几位主人公相聚在夜市上的漫谈,方茴娇弱的“告白”以及陈寻无助的“告解”宣示了这段初恋的无疾而终。三个男人的厮打、赵烨决绝地摔碎属于他们之间关于青春成长的记忆象征的“石膏”以及林嘉茉温存的以SK开头的一元人民币,彻底消解了曾经匆匆那年的感动。方茴对于初恋的不甘或者不舍,选择了一种伤害自己又伤害陈寻的方式进行发泄——与陈寻宿舍的邝强发生“一夜情”。当陈寻通过舍友以炫耀的口吻听到后,整个人都坍塌了,对于方茴温存的记忆在对舍友的一顿暴打中得到了身体与情感上的宣泄。陈寻与方茴的对白冲毁了他们对于初恋的回味,也解构了受众对于初恋的回味。
“你后悔吗”以赵烨送给林嘉茉捧花为开端,象征了赵烨对林嘉茉爱意的彻底终结。“祝你幸福!”这应该是初恋之间对于彼此最好的祝福。苏凯的“变质”以及在赵烨婚礼现场其领导公然调戏其老婆,几位主人公的愤然出手是整部影片最讽刺的镜头。李静客串的系主任对方茴怀孕的犀利询问亦是影片中的一大败笔,没有了学生阶段应有的悲痛,喜剧效果冲淡了堕胎的领悟。当陈寻说出“我的,这孩子是我的”的时候,方茴孤独无助的表情使得这段长达五年之久的初恋最终散场。在做人流时,方茴执拗的选择不用麻药,这一举动用身体上的惨痛等价了情感上的悲痛。堕胎结束,方茴终于把遗落在她手里的陈寻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归还,两人相拥相泣,终于告别了曾经的那些美的、痛的记忆。最后一个值得感动的镜头是陈寻面对方茴离去的身影,抽搐哭泣不止,这是对于自己背叛初恋的悔恨。“那是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爱情,可是我却失去了它。我和方茴就这样走散在了匆匆那年里。年轻时,我们总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扉。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可能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最初的勇气。”这是电影里陈寻的最后一次旁白,也是对于错过的初恋的最深刻的领悟。
方茴在5个板块的现实场景中始终没有登场,最后在陈寻观看婚礼影像中七七对陈寻的“解说”时突兀的出现——一身红裙、一袭黑发、一抹笑容,就这样影片画下了告别青春、成长、初恋的句号。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留白,导演再一次显示了对于电影拍摄的“熟练”程度(已经达到了所谓“炫技”的程度)。整体而言,这并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导演连续切换镜头的叙事手法“肢解”了电影本身的连贯性以及叙事能力的完整性,使得情节拖沓、重复,人物之间情感态度上的冲击力淡化,但导演在处理受众与画面之间的隔膜时做到了极致,不同色彩的跳跃、转换,唤起了受众对于曾经匆匆那年的回味与追忆。在选角上,影片中的几位演员并没有吻合原着角色的违和感。陈寻与方茴之间的爱情过于纠结,影片中的直接叙述并没有展现出两人相爱过程的煎熬与苦痛,仅是过多的辅助镜头硬衬这段看似唯美却极其惨烈的初恋。乔燃对方茴的爱、赵烨对林嘉茉的爱都是最纯情的单方面付出,褪去情感等价上的对接,带给受众的更多是感动与温存。林嘉茉对赵凯的爱也是无私付出的,很自我的一种选择爱的对象的外化模式解构了爱情最本真的蕴含,完全忽略掉赵烨柔情似水的爱意,这应是女性在“被爱”过程中的所谓自我满足感与陶醉感。讽刺的的是,这些爱情最终都没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