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指出,希腊债务危机在欧洲扩散,最终或拖慢全球经济复苏,连带铜等金属价格近日一同受压。伦敦期铜上周五美国早段报每吨6897美元,有所下跌。
历史借鉴:程序沽盘引爆87股灾
程序买卖盘向来予人有效率、不受情绪影响的感觉,但程序交易同样成为多次股灾的元凶之一,当年1987年股灾,正是因为程序交易而起,及后更波及全球。香港股市更要停市4天,吸取教训后,纽约交易所引入停市机制以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道指暴挫致港股停市
回看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美股涌现大量程序沽盘,当晚美股急挫4.6%,至10月19日(星期一),港股刚开市即大泻,市场陷入极度恐慌,恒指暴跌11%,全日急挫超过400点,西方其它主要国家股市亦被牵连。同日美股一开市,道指继续向下,纽约股市被惊慌气氛笼罩着,投资者纷纷不问价抛售股票,道指收市暴跌508.32点,跌幅达22.6%。眼见美股未能止泻,香港联交所开会后,翌日开市前决定停市四日,让投资者可以冷静下来。
纽约交易所吸取教训后决定引入停市机制,规定股市如跌得太急时交易亦会暂时停止。现时停市机制分三级制,每当股市跌10%、20%及30%,将有不同的停市安排。迄今纽交所停市机制只曾激活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指曾泻550点,导致当日尾市交易时段被迫终止。
港英日交易系统曾失灵
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全球各地交易所近年仍不时出现系统事故,除交易系统突失灵外,交易量过多导致系统不胜负荷也是常见,“乌龙盘”亦屡见不鲜。
在香港,2008年5月30日大摩MSCI指数重整,当时港交所刚实施收市竞价时段,当日多达21只股份出现“疯狂十分钟”的混乱场面。2009年供股的汇控收市竞价时段更曾“急插”至33元,引起市场哗然,最后收市竞价时段终在2009年3月23日起“寿终正寝”。
美国纽交所则曾于2007年2月27日下午,因交易活动太繁忙,负责计算道指的道琼斯指数公司未能及时接收准确的股价数据,令道指报价出现滞后,市场于长达70分钟内只能“断估”市况变化。
伦敦证交所2008年9月8日早上系统曾失灵,交易暂停达7小时,当日更正值华府公布接管“两房”后首个交易日,市场急于买卖却碰上系统失灵。同年,东京证交所2月因计算机故障,需暂停指数期货交易。多伦多证交所同年12月因子据传输服务中断需暂停买卖。
“乌龙盘”方面,瑞穗证券的2005年12月错盘事件最经典,误把以61万日元出售1股J-Com股份的指令,输入成以每股1日圆沽售61万股,导致该行损失276亿日元。
事后追因
1、疑炒家造市沽空图利
美股上周四无故暴跌,令投资者纷纷揣测是否有人蓄意造市所致,美国证交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前日收市后随即发出联合声明,扬言已开始准备彻查事件。
消息指,证交会将针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是否有市场人士意外抑或蓄意输入错盘,或者由一众专业炒家联手沽空非法图利,以及交易所和公司本身是否已失去遏制跌势的掌控权。
纽交所强调其交易系统无问题,营运总监莱博维茨把矛头指向程序化交易,指电子交易令当日跌幅放大一倍,令原本有序的跌市演变成狂泻。另一发言人阿达莫尼斯指出,美股当时狂泻期间充斥大量错盘交易。
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坎乔斯基已订于周二召开听证会,调查今次大跌的成因。坎乔斯基指出,今次大跌触发议员质疑市场是否太依赖计算机程序,可在数秒内操作数以千计的成交,继而出现虚假成交,又称他们不能接受,一个技术上的错误足以拖累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