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股市恐怖大阴线再度袭来。昨日A股开盘便大幅下挫,随后股市跌了个稀里哗啦,大盘尾市还出跳水动作,出现暴跌64点惨剧,导致年内最大跌幅。面对周一令人窒息的单边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让一位西安股民王先生边看边直呼“恐怖”。沪指长阴狂泻将上周反弹成果吞噬殆尽,并再度直接击穿了“牛熊分界线”。“两桶油”及金融股盘中领衔杀跌,中石油更是盘中创2007年上市来新低9.29元,中石化创2006年11月来新低6.48元,是拖累指数最为主要的力量。周一两市仅5%的个股上涨,华工科技跌停,两市400余只个股跌幅超过5%。周一是什么原因导致深沪A股双双出现“黑色星期一”走势?
创年内最大跌幅主要有四大原因
记者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导致:一是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国际板再度进入了市场的视线。八部委力促国际板,再度把国际板这个A股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提上公众议程。二是上周五美股大跌,三大股指跌幅均在2%以上,当日跌幅几乎抵消了纽约股市2012年以来的涨幅,欧洲股市也纷纷下跌。在全球股市近期走熊的情况下,对A股股指走势还是有影响的。三是恰逢今年6月9日将开始的欧洲杯。欧洲杯魔咒逼近A股:逢大赛必跌。例如:世界杯期间,奥运会期间等,股市走势都是下跌为主。四是国际油价大跌,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跌3.30美元,收于每桶83.23美元,跌幅为3.81%,为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油价大跌,国内调降油价渐行渐近,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只权重股有周一利空影响。中国石油收盘报9.30元,中石油大股东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增持计划,从目前看来,该增持计划并未对股价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国际板狼没有来”只是心理影响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证券时报》记者就此热点问题4日专门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具体内容,上交所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近期,上交所国际板没有实质性的启动计划。关于“国际板要推出”的消息,在去年6月和11月都曾出现过,短期确实造成A股较大波动,不过事后证明都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投资者为何惧怕国际板?
一谈到开设国际板A股投资者就要杀跌。很显然,国际板让广大投资者害怕了。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投资者谈“国际板”而色变?目前银行股已跌回历史价值底部区甚至处于历史上市净率、市盈率最低的区域,个别已跌至净资产值,按理银行业作为优质资产应不至于跌至历史最低估值水平,比拍卖市场价格还低。这反映出目前市场资金面严重不足,尽管部分股票价值严重低估,连上市公司本身也看不过去,因为没有钱。在没能促成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市情况下,难怪投资者惧怕“国际板”了。
周一散户黄先生仍然选择坚守
周一,当记者来到西安市市中心一家券商营业部时,令人窒息的单边下跌,让一些投资者显得焦躁不安,有投资者叹息,股民王先生直呼“恐怖”。
周一开门的暴跌让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这种下跌损失对投资者的影响不光是简单的财富损失,从心理上以及技术上,熊市梦魇再度笼罩在了市场上空。西安不少投资者纠结出逃还是坚守?小散户黄先生在股市下跌之后,颇感悲哀无奈。他认为,目前国内 IPO 的压力还没解决,再蹦出来个国际板,还要想方设法为外企筹集资金,怎不令股民悲哀呢。不过,黄先生仍然选择坚守。为什么?“把钱放在银行有什么用呢?赶不上通胀率,钱放着贬值,不如投资,只可惜我们投资的渠道太少,不炒股又能做什么投资呢?昨日,资深股民老周说,最近一段时间,行情很低迷,股民也没交易的热情,交易大厅的股民变得越来越稀少。对于出逃还是坚守?他认为,最近股市能否止跌企稳,要看外围股市的动向,“我手中拿的还是有色金属和煤炭股,一旦经济形势转暖,有色金属和煤炭股还是会有表现的机会。”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股民,发现5月份以来5成的散户亏损幅度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