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还不上,任何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会出现问题。”在他所在的邹平,现在到处是跑路者,许多工厂项目纷纷停产,让其倍感压力。毕竟,他的1800万元资金还在“外面”,既要面对放贷客户,还要应对线下融资者。
“现在出去讨债,能找到借贷人就不错了。”他感叹,自己也担心被人找到。
“一夜暴富”的融资标杆
一夜暴富不是神话。
在焦亮周边,当初放款数额5000万元,仅仅是个小数目,其中,邹平长河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河养殖)是当地当仁不让的融资明星企业。
从孙镇向东南方向4公里左右,地处于河村的长河养殖场区已冷冷清清,里面几辆汽车已被摘下牌照,锈迹斑斑,其生态养殖、肉牛规模扩建等各个建设项目都已停工,留下半拉子工程。场区周边囤积的800余亩土地已经荒芜,只有偌大的企业招牌竖立在地头。但在邹平汽车站等地,其旗下“长河牛肉”的招牌仍旧显眼。
打造一夜暴富的人叫何长河,一个年仅30岁的年轻人。
“一年多的时间就红了起来。”6月2日,于河村村民介绍。
在村民的印象中,何长河其貌不扬,在同龄人中文化程度也不高,家庭条件更是处于劣势。他原来在邹平县城经营一家小企业,从事轮胎翻新,2010年4月份,放弃在县城的厂子,突然回到村里,开始大张旗鼓地做农业项目,主打品牌便是“长河牛肉”。在此期间,他将村里的土地承包,囤积起来,不仅如此,还在周边村庄、镇上等圈地,用于养殖。随后,当地各级政府人员纷纷露面,出现在于河村,让当地村民也长了见识。
最热闹的时候出现在2011年5月份,邹平县、北京等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天天拥堵在于河村,让这个仅有800余口人的小村,一时热闹非凡。长河养殖因此赚足了眼球。
随着形象的逐步“高大”,规模的扩展,长河养殖以2毛钱的利息开始向周边借贷,吸引着周边村民、孙镇、邹平等地的投资者。当地村民向新金融记者描述:有的人一有了收入,首先想到的是投放到长河养殖,以首次投入1万元为例,连本带利变成2万元时,将2万元变成本钱,赚取到3万元后,仍旧连本带利变成本钱,以拿到最多的收入。于河村接近何长河的知情人介绍,在其汽车里到处是钱,每次将钱运到家后,不用整理清点,致使家中也到处是钱,花起钱来自然亦是大方。
“低于100万元不收。”知情村民介绍,周边村民为此都是亲戚找亲戚,朋友托朋友,一起将100万元凑齐,送到长河养殖,但拒绝于河村村民的资金。在于河村村民看来,长河养殖在外遇到了贵人,要大干一场事业,许多本村人为了拿到高额的收入,将钱拿到外村,托付朋友、亲戚,把多年的积蓄放入长河养殖。不仅如此,长河养殖的建设,得到了本村村民的积极参与,“抢着去干”。
形势陡变
参加长河养殖工程的施工人员,工资原来是一天一支付,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变成3天一支付,再后来时间间隔为一周、半月等。10月份开始,有的工人已有半年没有领到工钱,传出了长河养殖资金断裂的消息。果不其然,长河养殖投放者的利息没有了,并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民间流传着家人与何长河这样一组对话:
“咱有多少钱?”
“三辈子也花不完。”
“咱还有债吗?”
“五辈子也还不清。”
一夜暴富的神话,在长河养殖达到疯狂。
高利贷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