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整个花乡桥花卉市场,随处可见闲坐闲聊的卖家,将近两个小时内,只看到一两家花商的摊位前有人询价,而超过半数的摊位都挂起了“转让”的牌子。一位花商扳起指头算起了数:“这一带总共有6个大花卉市场,不算零售商,一个市场3个展厅,一个展厅150户,一共有2000多户花商,据我估计现在大约有一半往外转让。”
花卉市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八项规定”出台,市场对政府部门的会议租摆订单统统没有了,而企事业单位的订单也有超过一半的降幅。自去年底到今年初,市场商户对于政府和国企的大客户订单下滑幅度近七成。
和多位花商交谈的过程中,“转行”这个词被多次提及,但是王森45岁的妻子对此毫无热情。她两手是泥地修剪着水仙花的叶子,头也不抬地说:“转什么行?卖花卖了十几年了,我们这些人还能干啥?”
白酒行业 高档酒价量齐跌 白酒股“失宠”
今年1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东城区某高档烟酒专营店,店主李东阳说,跟往年这个时候高档酒的供不应求相比,今年刚好反过来,“供大于求”。据他介绍,三天来他的店里只卖出一箱中档酒。
53度飞天茅台现在这价格已经是“低到不能再低了”,李东阳说,“批发价1200元/瓶管送货,以前你出2000多不一定拿得到货吧?52度五粮液,800元/瓶,这个价以往你敢想吗?”
“都没人来店里。卖点充值卡,一张赚1块钱,也是拉拉人气。”
酒商中生意差的并非李东阳一家。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白酒门店发现,一些往年逢节必涨的高端白酒,今年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销量也出现大幅下滑。一名营业员告诉记者,往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从他们店里购买高档白酒,但是今年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高档白酒销售升温的迹象。“估计到春节都别想有多大的生意了。”
一家五粮液品牌专卖店的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往年每到此时正值销售旺季,“好的时候一个月200万营业额相当轻松。”而现在,虽然又到了理论上的销售“旺季”,但一个店月营业额能到100万就“相当困难”。
事实上,政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业内早有判断。去年12月5日,“八项规定”落地仅一天之后,来自券商红海投资主页上的一条预言就令一些股民奔走相告“大事不好”:“……八项规定预计将会使公务接待宴请大幅减少,高档白酒在公务接待宴请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此举无疑将使近期遭受塑化剂影响的白酒股雪上加霜!”今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关于“坚持勤俭,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奢靡风气”的讲话一出,五粮液、老白干等高档酒盘应声下跌,贵州茅台跌幅更是一度接近4%。
分析人士认为,自去年国务院工作会议强调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公款购买高档烟酒礼品后,白酒股在大盘的惨淡表现,已经可以说明,白酒股的“政治嗅觉”是相当敏锐的。
去年四季度,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大高端白酒品牌在资本市场上相继显露出失宠的征兆:多年被基金捧为第一重仓股的贵州茅台,成为四季度基金减持幅度最大的股票,持股基金数由2012年三季度的237只减少至145只,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也由12.16%下降到9.66%,减持市值约为100.71亿元;减持幅度第二的是五粮液,持股基金数由三季度的116只大幅缩减至28只,减持市值约为89.35亿元。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认为,因为国内政府部门是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如今“八项规定”及“禁酒令”限制的就是政府对白酒的需求,高端白酒的市场需求可能会严重不振。受此影响,A股市场中白酒股股价面临下行风险,茅台、五粮液及泸州老窖等高端白酒代表者的股价下滑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