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等公共建筑损失如何填报,也是过去专家和地方政府容易有意见分歧之处。就本报记者现场采访显示,由于当地县级公共建筑在汶川地震后新建较多,本次损毁情况大多数应属于基本完好、轻微破坏和中度破坏之间,而这三项的损失估值参数则存在差别。
此外,由于此次震区覆盖面积较小,对口援建资金将可能更容易集中规划使用。目前,国务院尚未有对社会捐赠资金有类似于汶川、玉树的集中汇缴政策。
以中国地震局名义此次共派出的灾情评估人员已经达到400人,对大的乡镇一般10人一组,小的乡镇一般3至5人一组。四川省层面也聘用了许多社会评估人员。因此,此次灾情评估所选取的样本量应该较大。
地震局系统的评估数据,还有多个参比口径。此次四川省住建厅参与大量房屋的评估。民政部则是过去两次特大地震汇总相关数据的牵头部门,其国家减灾中心也有相关技术人员抵达现场。(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