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根治银行乱收费需打破垄断

根治银行乱收费需打破垄断

2013-09-27 10:08:31

来源:阳光报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涉企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对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强制收费,以捆绑等方式变相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等乱收费行为进行查处。
  对此,不少网民认为,银行乱收费直接加大了大中小企业的负担,背后则是银行利用强势地位过度追求中间业务利润收入。因此,应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更应放宽金融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意识。

  乱收费加重企业负担
  对于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收费乱象,网民表示,这将直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加重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财务负担。
  网民认为,银行乱收费会带来诸多危害:贷款成本过高,大大加重借款人经济负担;从实体经济和个人借款户身上攫取过多利润,可能压垮借款者,最终可能造成贷款本息难以归还。
  他还认为,银行乱收费扩大了贷款利差,扭曲中间业务收入,误导了市场;严重违法违规,恶化银行和客户关系,败坏了银行声誉。
  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在基准利率上浮30%-50%后,加上银行其他费用,普遍为12%-15%,如加上担保、抵质押、评估等费用,估计为15%-20%。就这种高成本,中小企业申请贷款还很难。

  追求中间业务收入是主因
  为何银行乱收费屡禁不止,有网民认为,这与目前银行存贷差收窄压缩利润空间,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中间业务收费以达到考核目标有关。
  网民表示,一般情况下,“收费”是融资成本的一部分。由于每个银行考核制度不同,指标下发方式也不一样,指标基本会包括时点和日均存款、贷款创利、中间业务收入等。所谓“乱收费”应归入中间业务收入项目下。也就是说,银行为了完成细分指标,并不会直接用贷款利率上浮提升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是通过收费增加中间收入的方式实现。
  几年前,我国某银行只有资产和负债两大块业务,后来为了迅速与国际接轨,各银行就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基层分行为了中间业务收入达标,只要能够收费的项目绝不放过,名目或许不同,但大同小异。

  金融市场竞争机制须强化
  网民认为,首先应坚决取缔不合理收费项目,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须放宽金融准入,用竞争机制倒逼银行提升服务降低收费。
  网民表示,应坚决取缔巧立名目的不合理违规收费,比如,贷款过程中的所谓个人融资顾问费、个人贷款服务费、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费等。同时,对于传统结算工具和手段禁止收费,比如,正常的存取款、转账业务等。此外,也应清理附在存款上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为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银行服务意识,应放宽金融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从而增加金融市场竞争主体,打破传统银行业的垄断地位。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形成中国资金市场的买方市场。                                                    赵东东
 

  • 相关阅读
  • 每伴食品公司被停产整顿 产品改换包装照卖不误

      虽然奶粉伴侣在很多婴幼儿专卖店里都摆在显著的位置上,说是专门给婴幼儿清火用的。但实际上,奶粉伴侣根本不属于婴幼儿特殊食品,只不过是一种普通固体饮料,长期食用有可能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奶粉伴侣究...

    时间:09-27
  • 促进市场功能充分发挥 国债预发行试点下月启动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6日发布《国债预发行(试点)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这意味著作为成熟市场普通运用的业务,国债预发行将被引入中国内地国债市场。相关试点将于10月启动。  所...

    时间:09-27
  • 上证所拟节后试点国债预发行

      券商人士表示,首只国债预发行标的券为10月16日招标的7年期国债,预计将在10月10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所谓国债预发行,是指以记账式国债为标的进行的债券买卖行为。国债招标日前4个法定工作日至招标日前1个法...

    时间:09-27
  • 国债预发行或于国庆节后推出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证券交易所计划于10月10日推出国债预发行业务。目前相关试点办法还有待财政部和证监会批准,有望在十一国庆假期前公布。分析人士指出,这是继国债期货正式上市后,又一推进利率市场化、...

    时间:09-27
  • 国债期货如何避免重蹈“327”覆辙

      债券市场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地位正逐渐发生变化。国内投资市场长期为股票基金所把持,由于资金规模庞大,市场参与者众多,利益复杂,股市常常爆出一些老鼠仓之类的黑幕事件。但近期债券市场却也出现了一系列黑幕事...

    时间:09-27
  • 国债预发行业务10月10日试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6日发布了《国债预发行(试点)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明确将于10月10日开展首期国债预发行试点,以10月16日招标发行的7年期国债为试点券种。...

    时间:09-27
  • 媒体称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江苏等省拥有巨额债务

      一场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的“审计风暴”日前已在全国展开,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此次审计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连日来,吉林、安...

    时间:09-27
  • 地方债务庞大引担忧 专家:中国有足够手段控制

      面对规模庞大的地方债务,社会各界担忧之心日甚。有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已不小,但政府还是有足够手段化解债务风险。当务之急是改革地方财政,推进财税体制及其相关领域的改革,有效控制地方债务规模...

    时间:09-27
  • 中国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控制 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8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时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将坚决制止地方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融资平台公司违法担保承诺或...

    时间:09-27
  •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 专家测算总额恐逾20万亿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16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