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贵州:青春助力冲出“经济洼地”

贵州:青春助力冲出“经济洼地”

2013-10-15 08:41: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两年前的一组数字让贵州倍感压力: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只有59.4%,比全国低17.7%;工业经济占GDP的32%,比全国低7.7%;城镇化率29.9%,比全国低16.6%;全省人均GDP在全国挂末。

    对此,急迫需要“后发赶超”的贵州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的奋斗“路线图”:到20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重大命题随之摆在贵州各级团组织面前:“同步小康”的征程中,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如何在冲出“经济洼地”中点燃青年的奋斗激情和自信,筑起一片干事创业的“精神高地”?

    为此,团贵州省委联合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对不同青年群体开展自信度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在全省广大青年中广泛开展“点燃青年激情与自信”主题教育活动。

    “不想垫底就要奋力爬高,我们要和贵州青年一起找到发展跨越的自信。”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认为,“时不我待、敢于担当”是激发贵州青年努力奋斗的关键词,要通过点燃全省青年的激情和自信为实现贵州的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奋斗中,让青春的力量聚成一团火

    奋力爬高的基础是拧成一股绳的实干。团贵州省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把“青春聚力·赶超跨越”作为未来5年的工作主题,将各级团组织的目光聚焦到青春向心力、争先力、攻坚力和感染力上。

    通盘谋划中,团贵州省委希望以向心力引导青年坚定“同步小康”的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刻铭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贵州主战略;以争先力组织青年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在冲出“经济洼地”中建功立业;以攻坚力用心服务青年,在向“绝对贫困”发起的总攻中拼搏奉献;以感染力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贵州”中引领风尚。

    在贵州省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构皮滩发电厂,由10名平均年龄26岁的80后组成的设备维护保护班更能理解“青春聚力”的重要意义。在贵州“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中,这10名青年承担着全厂5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

    机组投产初期,面对设备时常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高强度的机组检修任务压在每个人的肩头。大家都知道,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一项国家战略的责任。

    阅读《机组检修任务书》、制定《专业检修计划》、预想危险点隐患、编制《专项检修方案》,10名青年每天以超常规的工作量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班组成员李霄与有孕在身的妻子同在构皮滩,却经常一连好几天不见面;实习生罗泽禄为了能多学习知识,忍受着皮肤过敏带来的身体不适,在检修现场一连工作18小时;班长亓劼则在山沟里最长连续奋战过71天。

    10名成员,平均连续工作42天没有回家,不懈的努力换来了设备的安全运行,设备缺陷数从2009年的123条降至2012年的21条,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达100%,从未发生因设备异常而非计划停运的情况。

    “因为下一个任务随时会出现。”亓劼说,10兄弟时刻打起精神,“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累必须干,苦必须扛。”

    青春力量正在黔中大地聚成一团奋斗实干的火焰。截至8月,贵州全省1646支青年突击队共影响覆盖青年22万余人,创造可计经济价值19亿余元,招商引资123亿元。

    逆境中,团组织要主动拉青年一把

    奋力爬高的过程中充满挫折和坎坷。团组织、团干部能在第一时间来到需要帮助的青年身边,是贵州各级团组织共同努力的方向。

    90后青年高德敏和杨超带着这几年在外打工攒下的一些积蓄,回到家乡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高冲村自主创业。

    2012年初,二人与一位药材老板联手承包2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老板提供种子肥料,并承担药材销售,高德敏和杨超提供土地、劳务和管理。

    因为缺乏农技知识、管理不到位,药材种下去后,先长野草后长药苗,结果药苗被野草压了下去,春节前两天,两人身上加起来只有不到100元,工人纷纷上门要工钱。

    “小伙子,今年你们种的野草挣了多少钱?”临近年关,熟人的嘲笑让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像世界末日。”高德敏说。

    “我们比他们更着急。”团岑巩县委怕两名青年被打击得一蹶不振,这对个人和村里发展都是莫大的损失,也会影响更多青年的创业自信。

    在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分析未来发展的需求后,团县委为两人联系了农技站技术人员上门辅导培训,帮助对接金融机构协调贷款,还专门从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为他们请来了创业导师。

    逆境中,有了资金、技术和导师的支持,高敏德今年重整旗鼓承包下300亩荒山,种植烟草和中草药,同时进行生态养殖,预计今年产值有望达到80万元。他还计划着建一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至少解决200名以上当地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同样的逆境,贵州省盘县90后女青年唐金春眼看就要出笼的土鸡和獭兔被山区恶劣的天气摧毁殆尽,也同样因为团组织的帮助,唐金春整修破败的养殖场重头再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农村返乡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据统计,近年来贵州建立国家级、省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390家,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1.2万个,帮助近万名青年获得贷款7.5亿元,培训青年超过8万人次,实现就业1.5万人。逆境中,团组织主动拉青年一把,一粒很小的种子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找到激情和自信的青春正能量

    在贵州青年眼中,落后绝不是贵州永远的代名词。2011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居全国第三位;2012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

    这样的数字背后,包含着全省团员青年高涨的干事创业激情和越来越多的发展自信,而这源于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在起步时能相互激励,在奋斗中能相互支撑,在逆境中能相互帮助。

    如今,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的任务落户贵州,“神九”、“神十”和更先进的航天技术攻关在贵州青年的手中传递,一大批年轻人扛起突击队的旗帜,主动担起重任,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一批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干事创业。贵州省六盘水市737个村迎来了村团支部第一书记,这些大学生团支书发挥自己的知识、信息优势,在基层一线为农村青年谋点子、想路子,带领农村青年用好惠农政策,脱贫致富。

    六枝特区陇脚乡月亮河村团支部第一书记韦权峰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西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学生感觉自己越干越有劲。他协助乡、村干部争取外来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努力协调高潮村民组发展莲藕种植,争取油茶、狝猴桃等更多特色农业项目的上级支持,“每天的事情都排的满满当当,看着未来发展的希望,我相信自己能行。”

    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支教老师、返乡青年进入贵州山区,扎根村寨,使原本发展乏力的农村渐渐有了新的活力。

    马宁宇认为,奋斗精神、担当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就应该是当代贵州青年的时代精神,是贵州青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这一贵州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青年要有啃“硬骨头”的志气,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 相关阅读
  • 42.6%受访者不满意所在地公交工具卫生状况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日渐成为城市里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对于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84.2%的受访者首选“每位乘客自觉维护”,其次是“公交、地铁公司保洁人员认真打扫”(72.2%)。...

    时间:10-15
  • 开征遗产税?受访者63.9%反对 25%支持

    “对于遗产税,不但需要技术上的准备,更需要社会心理上的准备。调查显示,对于开征遗产税,目前仅有2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支持,63.9%的受访者表示反对,11.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时间:10-15
  • 就业市场永远需要优秀的毕业生

    在这个就业季,几乎每一个招聘会现场都能感受到焦虑气氛,许多毕业生投了大量简历,也难以收到面试通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广州教育基地毕业生2265人,在初次就业率统计外的仅有80人,只占3.5%。...

    时间:10-15
  • 9月PPI环比继续上涨 市场需求趋于活跃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3.1%;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3%。...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