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应适度“放水”
随着央行“去杠杆”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整体利率中枢将面临长期上升趋势。为应对流动性变局,当前央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微调力度,适度小幅放水缓解资金紧绷局面。
近期诸多央行官员在不同场合的表态,不断传递出央行“去杠杆”的坚决意图。金融危机后,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负债率出现快速上升并达到历史峰值。大部分资金流向基建、地产和其它高杠杆低效部门,形成资金沉淀,周转率大幅下降。近年来银行体系用更短、不稳定、高成本的负债(同业+理财)去支持其信用资产,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脆弱性。央行“去杠杆”意在打压风险偏好,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对待资产负债表,通过短期阵痛换来对金融风险的控制。
但由于当前我国还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阶段,央行“去杠杆”保持资金面适度偏紧,进一步助推了市场利率的抬升。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信贷利率向市场利率靠拢,带来了大量的货币需求,资金需求旺盛,供给稍紧成为短期利率高企的一大原因。而未来,随着我国外贸顺差的进一步下降,外汇占款增长中枢将下移。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银行体系低成本负债资源趋于枯竭。这将推动中国的利率整体上行成为一种常态。
高利率环境下,当前市场流动性较为脆弱,且未来存在几大不确定因素,使得央行有必要小幅放水,微调市场流动性。
一是未来QE退出可能会冲击市场流动性。如果美联储退出QE,美国的利率上涨,美元回流,过度依赖美元的其它市场就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恐慌情绪会增加,这些不确定性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美元回流。虽然现在各国的金融体系都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要健全得多,但因为国际货币体系严重失效,对资本流动缺乏合理的国际管理机制和规则,所以在QE期间过度依赖美元的市场和机构,如果不在未来3个月内合理调整自己,在美联储退出QE政策时,仍然会经受较大震动。
而由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届时国内市场也不可避免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
二是货币市场短端利率抬升势必传导到实体经济,借贷成本上升往往产生“泥沙俱下”的效果,全社会债务负担上升,挤出负效应明显。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承担着大量政策性金融任务的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流标。若保证债券成功发行,其发行利率可能已经超过其资产收益率。由此,大量依赖政策性金融开展的保障性住房、基础建设等工程将面临资金不到位的窘境。
三是无论是去杠杆,还是推进利率市场化,都在较低利率的环境中更容易推进,也不容易积累风险。以美国为例,正是其零利率的温和市场环境推动了“去杠杆”的顺利进行。由于国内一些企业负债率已经较高,如果高利率货币环境持续,可能导致局部债务危机爆发。
- 相关阅读
-
轮逆回购告一段落 货币政策紧平衡预期升温
“华润医药集团香港上市尚无明确的时间表。”华润医药集团董事长李福祚22日在华润医药北京产业园奠基仪式上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华润医药上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当日,华润医药北京产业园在北京大兴区举行奠基仪式,园区功能定位为创新研发、高端制造基地和开放合作平台。...
-
中英货币直接交易 专家称人民币国际化再迈一步
允许中资行设批发分行和发债 巩固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 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对于英国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魏晞)刚刚在北京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三季度例会再次强调,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本月,中国央行由15人组成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有三分之一的委员名...
-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对艺术品市场的三大影响
我国艺术品市场在2009年之后的空前繁荣,可以看做三种因素作用的集合:一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大幅增加了货币投放,而增发的部分货币流入艺术品市场;另一方面,同时期我国股票市场表现十分低迷,导...
-
李克强:增赤字宽货币未必对未来有利
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9月1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会见了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就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金融体系改革等经济热点问题回答了企业家代表的提问。李克强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
货币政策不要再毁中国经济
“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宏观经济调控状态是不是还要持续?我们很担心。尽管现在看来,货币政策的“刹车”力度已经有所减弱,但踩“刹车”的那只脚并未离开刹车踏板。 ...
-
人民币成最脏货币可致疾病 收到旧币记得洗洗
钱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同时也是一个人卫生习惯的象征。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汗渍、油渍和灰尘等,携带着大量的细菌,成为疾病的一大传播媒介。每当我们吃饭、买菜时,最担心商家用刚抓过生肉...
-
亚洲市场遭血洗货币暴跌股市重挫
虽然早上公布的中国PMI数据相当乐观,但是还是挡不住整个亚洲市场继续遭受血洗。...
-
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发行数量微跌
上周,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较前一周有所减少。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227款产品中,除了4款结构性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外,其余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
-
比特币“货币身份”首获美国法律认可
比特币这种只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中的“货币”,第一次得到了法律认可。昨日,美国一名联邦法官表示,比特币是“一种货币或一种形式的资金”,因此适用于美国的相关法律。对于这一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