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黑土地上的“海林模式”与“海林速度”

黑土地上的“海林模式”与“海林速度”

2014-02-12 08:5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家级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俯瞰图

工人们在加工黑木耳

    海林素有“林海雪原”之美誉。近几年,在这片幽静的林海中频频传出“绝响”:开发区跻身国家级,跃升至全省十强县(市)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9亿元大关,成为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海林速度”和“海林模式”。

    那么,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军者,海林市能在工业发展、财源建设、民生工作、经济总量增幅等几方面齐头并进,实现快速、均衡、可持续发展,它成功的“秘籍”是什么呢?

    每一名海林干部群众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说,全市突出抓产业、集中抓项目、核心抓效益,倾力搭建园区平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等等。但这里最为重要的还是那四个字“创新”、“突破”。“创新”,让海林活力四射,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机遇;“突破”,让海林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在全省的前列。

    如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海林人正在书写着新的传奇,人们相信,这朵县域经济之花必将姹紫嫣红,更加绚丽多姿。

    开发区凸显洼地效应

    伴随着发展的时代大潮,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过了十一年的成长之路。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中小企业国际园、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园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对俄加工园区。

    海林经开区紧邻G 10高速公路,距牡丹江市12公里,周边有四个国家级口岸,地处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重要节点,在对俄沿边开放、东北亚经贸战略中,具有物流通道和产业承载平台的双重作用。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已累计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工业厂房建设等资金11.9亿元,完成了12平方公里全配套。截至2013年末,聚集了亚洲石油钻具行业领军企业汇丰石油、国内机械制造百强企业徐工机械等167个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机械制造、森林有机食品、生物医药、林木精深加工、文化教育等7个主导产业,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25个国家和地区,财政收入每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已成为海林发展最具潜力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未来一段时期,海林经开区立足产城一体和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围绕235现代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区、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实践区、文化创意产学研示范基地。235现代产业体系即:两大战略新兴产业:一是发展节能材料、高端建材,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二是发展现代医药产业,打造集研究开发、企业孵化、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基地。三大支柱产业:一是充分发挥在石油装备、工程装备等特色装备的产业基础优势,建设中国石油工具强县、黑龙江机械制造基地。二是培育以山产品、休闲食品、保健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格局,建设全国知名山产品产加销基地。三是做精林木加工业,打造拉动全省、辐射国内外、集群效应明显的木业终端产品加工中心、物流中心。五大现代服务业:重点完善旅游休闲、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五大功能,拉动区域购物游、避暑游、冰雪游,形成“商贸富市”集聚发展。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该区将入驻企业达到300户以上,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0亿元,常住人口5万人,建成海林市对外开放的大窗口、项目聚集的大平台、加工制造的大基地、财政增收的大引擎。

    现代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海林市以打造牡丹江城市“后花园”和“城市副中心”为城市功能定位,围绕大市场、大物流、大旅游、大商贸,打造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跑。

    为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林市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工业立市”的“催化剂”,作为加快产业融合的丰富内涵和重要补充,提出商贸富市、旅游兴市、金融强市“三大战略”,将商贸流通业作为增强全县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就商贸抓商贸,很难长久。为此,海林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大中型流通企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启动电子交易平台,扶持农贸大市场、蔬菜交易大市场发挥作用,打造黑龙江省东南部农贸产品集散中心。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48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今年,总投资2亿元的海林农产品综合交易大市场投入运营,有效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经营,市场信息不灵、流通成本高等问题。

    旅游产业作为“无烟经济”、环保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林市依托“雪虎山水情”五大特色旅游资源和威虎山、中国雪乡、佛手山3个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并提出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几年来,先后投资20亿元,建设和完善了旅游景区给排水、供电、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近百个旅游项目。2012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12万人次,实现旅游全口径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40%。

    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面对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这一现实问题,海林市探索出一条将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资金帮扶途径:通过环境建设、资源整合、金融创新留住用好域内资金;通过项目打造、机构对接、产品拓展加速引进域外资金。如今,该市通过发挥鑫海担保、天资投资公司和全省首家股份制小额贷款公司作用,与中行、国开行、龙江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提高授信额度,增强了金融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海林不靠边,不沿海,近两年,该市开始在内陆开放上探路先行。他们以建设国际物流基地为突破,努力打造企业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快推进物流中心实体运营,与营口港开展战略合作,加强与绥芬河保税区对接,协调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入驻,打造陆海联运内陆港。随着国际物流基地和“公铁联运”的深化,口岸、港口连接的通畅,物流产业链条的延伸,区位的“短板”被拉长,将引来可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海林现代服务业提质、提速、提效。

    特色农业撑起农民钱袋子

    海林市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农民人均不足7亩耕地。如何在这“半分田”上作出富裕农民的大文章?几年来海林市通过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工业化增值,使食用菌、蔬菜、林果、渔业、等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火车头”。

    海林市林木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而以林木锯屑为原料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海林市不断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食用菌产业也成为海林农民的 “第一富民增收产业”。

    为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海林市深入实施富民增收和“321”菌业推进工程,以菌业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生产工厂化、菌类多元化、加工精深化、贸易国际化、市场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坚持“思想稳菌、科技强菌、市场活菌”,从制约发展的思想、科技、市场瓶颈抓起,破解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

    截至目前,海林市共建成食用菌千万袋村总数39个、规模化专业村46个、菌包生产联合体915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158个。产业的发展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了解,2013年海林市食用菌产业年产值预计实现33亿元,纯收入实现18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增收实现12173元。

    蔬菜产业近年来也在海林市的重点推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为使蔬菜产业做大做优,海林市以打造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为定位,抓住全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机遇,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每年拿出蔬菜补助专项资金,对菜农建棚室进行补助。截至2012年,海林全市已累计建 成 标 准 化 蔬 菜 小 区1 0个 , 新 建 蔬 菜 棚 室1200栋,面积达到490万平方米,产量超过7亿 斤 , 露 地 菜 面 积 达 到7 .7万 亩 , 每 年 向 北京、上海以及俄罗斯远东等地区外销无公害蔬菜7500万公斤左右,产区农民来自蔬菜的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海林市还大力发展林果、渔业、农业游等特色产业。以打造生态林果产业示范区为定位,于2012年分别启动了长汀镇哈达果菜采摘园和横道万亩寒地浆果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拦湾养殖面积2 .9万亩,网箱养殖达到750箱,水产品总产量2740吨,拉动渔民户增收2.5万元。目前全市旅游专业村达到22个,农家游经营户达到330户,农业旅游年收入达到7000余万元,吸纳农民就业2000余人。

    此外,烤烟、肉牛养殖、有机水稻、西洋参、甜叶菊等51个特色产业也在海林市的大力扶持下落地生根,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未来,海林市将继续突出食用菌第一主导产业地位,到2016年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7万元;做精、做细、做优“菜牧菊烟”等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以特色产业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 相关阅读
  • 公务员待遇不能总等着“被公开”

    公务员哭穷在舆论场往往遭遇讽刺挖苦,究其原因,正在于公务员待遇不透明。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被公开”反是好事,有助于矫正公众对公务员待遇的认知。这次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意外曝光,客观上却起到了“祛魅”效果,破除了许多人对公务员高工资的一贯想象。...

    时间:02-12
  • 北京机场巴士线2016年底将增至28条

    (记者郭超)由机场巴士联营办牵头编制的《机场巴士线路优化、站点建议方案》已经“出炉”。根据目前的方案,8条快线中,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底,计划首先完成中关村、北京南站至首都机场2条快线的优化,以及西直门、国贸至首都机场2条快线的新开。...

    时间:02-12
  • 四川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落定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作为对中央提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日前完成了首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次62万元的贷款,没有用苗木做抵押,而是用土地经营权,手续简便,基本解决了后三年的生产管理费用。...

    时间:02-12
  • 美国申诉印度太阳能计划涉嫌歧视

    美国政府10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抗议印度的国家太阳能计划(N SM )中要求使用本国设备的规定涉嫌歧视美国制造商,要求就此与印度展开争端磋商。除印度以外,美国此前也将矛头对准中国,指控中国政府违背公平原则、为本国绿色科技提供补贴以及向美国市场倾销太阳能电池。...

    时间:02-12
  • 西部大开发锁定九大重点领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了西部大开发九大重点领域,包括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我国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能源、矿产资源和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时间:02-12
  • 逆回购周二再暂停短期Shibor不涨反跌

    尽管央行周二暂停了逆回购操作,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不涨反跌,显示节后回流现金充足。除非经济增长显著放缓、房价涨势得到遏制以及货币增速显著下降,货币政策才会有所放松。...

    时间:02-12
  • 芝加哥农产品期价涨跌互现

    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 T)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14年3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4.4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5美分,跌幅为0.28%。中国当日取消3货轮美国大豆进口,进一步打压大豆期价。...

    时间:02-12
  • 美国再度推迟实施雇主强制医保条款

    美国政府10日宣布,再度推迟实施医改法案中备受争议的有关企业雇主必须为全职雇员购买医保的措施。从今年起全面步入实施阶段的美国综合性医改法案俗称“奥巴马医改”,其中原本规定雇员50人以上企业必须为全职雇员购买医保,否则面临罚款。...

    时间:02-12
  • 太平洋联盟成员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届太平洋联盟首脑峰会10日在哥伦比亚北部港口城市卡塔赫纳举行,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和智利四国总统签署《太平洋联盟框架协议之贸易附加协议》并通过共同宣言,标志着成员国之间朝着实现完全自由贸易更进一步。...

    时间:02-12
  • 彩礼成婚姻负累频引纠纷 法律禁止索取财物

    小凤父母状告刘辉,要求其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20万元。...

    时间:0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