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波指出,绿色发展是三水的特色竞争力。 卢奕诚 摄
三水未来发展的“危”与“机”在哪里,又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竞争力?在上周,三水区委书记苏伟波上线微访谈,探讨三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谈及未来区域格局,存在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从全国、全省的角度来说,区域竞争愈演愈烈,特色发展难度增加;从珠三角抱团发展的趋势来看,却是区域融合愈来愈紧密。在上周的微访谈现场,这两个问题分别被提出,苏伟波则回答,应该看到新格局下“三水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苏伟波表示,绿色发展是三水的特色竞争力,环保是必须坚守的底线。针对网友关注的民生问题,苏伟波也一一作答,并表示,选择三水不会后悔,只会后悔选择太迟。
三水绿色发展已见成效
自广东省提出发展粤东西北,苏伟波认为“三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需更深入地思考,“我们以前总是说我们有空间、资源和环境优势,(粤)东西北同样如此,而且成本各方面可能比我们更优。”
不过,这不等于抹杀了三水的自然环境优势,三水自有“难能可贵”之处。“我们处于珠三角的核心区,可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是非常好,土地开发强度也不大,还有三江汇流,具有山、水、湖的自然禀赋。”苏伟波说。
同时,三水在产业和城市发展上有基础。近年来,三水将绿色发展作为一条主线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可以看到成效。
“产业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培育,以光伏、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应该说在全国、全省都是做得相当不错的。”苏伟波表示,三水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清洁生产来淘汰落后产能、城市升级、“创文”和新农村建设,都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
“禅南三”融合力推汽车产业共享
禅城、南海、三水合作发展被看做是三水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区域发展抱团很重要,南海、禅城发展得比较快,和我们一起合作对三水来说是一个机遇。”苏伟波表示。
具体而言,“禅南三”合作将围绕三个核心,分别是交通、产业和民生。据苏伟波介绍,“禅南三”合作的整个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2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正式签订了框架协议,包括每个区成立专责组去推动这些项目的实施。
首先是交通方面围绕“四纵六横”建设,路网由市里面统一规划,将已有的“四纵六横”全面打通预计要花两到三年的时间。
其次是产业融合,在汽车产业的布局方面形成“合力”,南海有一汽大众,三水有北汽福田和飞驰,推进站场、物流配送、汽配圈的产业互动。“我们共享佛高区的平台和资源,包括它的金融、科技和服务,不分南海、不分三水,也不分禅城,都是佛山的”。
再者是民生方面,比如说公交、治安联防、教育医疗,“我们在这些领域都会全面迈开步伐,真正能够互融、互利、共赢。”苏伟波说。
环保有问题的项目一概不进
即使面临区域竞争压力,苏伟波坦言不会“盲目追赶”,更不赞成“为了发展而放弃整个环境”。苏伟波曾在顺德任职,被网友问及是否有信心带领三水追赶顺德时,他回答,顺德人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但三水需结合实际,做出特色,不能盲目追赶。
在苏伟波眼中,三水的特色就是绿色发展;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发展和环境其实不矛盾,一些所谓发展得好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生态环境也非常好,关键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和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进行发展。”
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苏伟波表示,“环保是我们的底线。我反复跟各个镇街讲,什么项目都可以谈,因为要发展,可是涉及到环保有问题的一概不能进。”苏伟波把这一举措称为“控制增容”。
此外,还需“压减存量”。“ 老实说,我们原来的一些产业素质也不是太高,也有很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转型提升的空间。”苏伟波称,甚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促使企业技改,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治理工作上,比如黄标车、限标车、工地扬尘等,“要列出这个地区比较突出的问题,坚决进行整治,该执法的执法,该处罚的处罚,坚决不能手软。”苏伟波说。
五年内完成三水新城整体框架
如果把二产比作筋骨,三产比作血肉,空有一副骨架子的巨人在区域竞争中是无力胜出的。
苏伟波对此颇为认同,“我们以往的投资理念或者说注意力都放在二产,而城市设施、城市服务比较滞后,所以对一些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留住的能力不够。”
如何在三水发展三产,苏伟波认为要结合实际,抓住两方面重点。
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说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商业服务。“我们的产业发展很快,可是我们金融服务的总量和内涵在整个佛山是比较滞后的;还有如何吸引外来企业在三水建立区域总部,包括如何鼓励我们本土企业扎根三水发展总部经济?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苏伟波说。
另一方面是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文化、体育、医疗、教育、旅游、度假、健康产业,“它们都要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市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业。”
“三产我理解就是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这方面做到了,我相信整个佛山无论从城市的发展也好、产业发展也好,还是对人才的吸引也好,都能上到一个新台阶。”苏伟波说。
对于网友们关心的三水新城和负面清单,苏伟波也分别给出了两个时间点,“五年内基本完成三水新城整体框架,启动核心区重点项目。”和“计划6月份在三水全面实施(负面清单)。”
而这两个项目也被认为是改善城市服务和营商环境等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民生问答
成立食监局
从源头监管食品安全
新三水网网友现场提问: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很多网友都觉得既然有这样的危机,也有这样的机遇,作为一直打生态品牌的三水,是不是可以通过加强食品监督来打响食品安全的品牌?
苏伟波: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家非常关注。作为三水,我觉得这更加是一种机遇。可是食品安全不是你自己说就可以了,需要一种管理体系去保证。
这次我们专门成立了食监局,有专门的部门去统筹、落实相关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从田头到餐桌形成一种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来监管我们的农产品。
农贸市场改造
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网友“蚁巫”提问:现在农贸市场改造后环境提升了,但是市场周边乱摆卖的情况还是存在,请问怎样才能既整治这种现象,又可以让流动菜贩有生存空间呢?
苏伟波:我们政府将它列入了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下来我们会由城管牵头,专门进行两到三个月的专项治理,有关的措施我们非常明确,哪些路段、哪些范围不可以摆,都要做出明确指示。另外也要疏堵平衡,我们将划出一些政府物业作为临时摆卖点,让一些自产自销或者相对困难的群众在那里摆卖,去维持他们的生计。
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够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我们共同将这件事情做好。
申请启动
公共自行车第二期建设
网友“拇指”提问:三水公共自行车系统,市民都觉得很方便,但能否在原有规划上,增加一些新站点延伸到城区的新开发楼盘小区?
区创文城管办主任刘华光:公共自行车系统首期建设规模小,只是建了56个站点,投放了1千辆车,所以出现了站点不足、车辆不足的问题。车辆不足的问题我们在进一步评估,做出评估之后,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会申请启动第二期建设,增加站点和车辆,以满足市民的需求,谢谢大家!
热门公交线路和冷门线路
将合理搭配
新三水网网友“潇洒”现场提问:三水的公交车班次很少,现在也少,经常半个小时都等不到车。还有一些线路晚上没车,甚至有一些网友叫苏书记坐一下公交车,体验一下。另外,我还经常遇到一些很牛公交司机,投诉无门,对这些现象政府是不是束手无策?
区环运城管局常务副局长蔡振鸿:今年我们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探索和创新。针对我们三水这样的区域人口状况,其实并不需要500多辆公交车,为什么我们出现这么多情况呢?我们将针对三水南北长东西短的状况,对一些公交公司以及线路进行整合,使得资源分布更加合理,也就是我们将热门线路和冷门线路合理搭配。今年年初我们也适时对7条线路做出优化,在网上也进行了公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多想办法,结合我们本身的地理实际情况,会同企业,按照市民的要求尽量进行适时调整。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赵进
撰文:实习生 陈奕凯
南方日报记者 魏英 通讯员 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