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房地产税列入中国立法规划 最快2017年通过

2015-08-06 11:29:04

来源:腾讯财经

   腾讯财经综合报道静默期的房地产税立法终于有了新动静。

 
  据新华社报道,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进入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已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
 
  专家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获得通过,不过在不动产登记全面完成之前,房地产税短期内难落地。
 
  此前有媒体报道,房地产税征收,人均60平方米内免征。长期看,房地产税有望增加持有环节的税负,这将大大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从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和稳健发展。
 
  房地产税法最快2017年通过
 
  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
 
  中新社援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观点称,“本届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可能会在2017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则表示,“我认为,房地产税法明年有望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会在明年年底审议。”施正文表示,审议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各方形成共识,在2017年通过不是没有可能,“最近两三年通过可能性非常大。”
 
  此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表示,2015年“两会”上预算报告里明确表示了对于房地产税这个改革事项“配合立法”的基本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从时间表上看,按照中央要求,应该最晚于2017年“两会”上能够审批房地产税的法律文本。而且人大通过后就不是简单扩大改革试点范围的问题,而是按照法律执行的问题。
 
  中新社援引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观点称,这次调整意味着房地产税迟早是要开征的,“这次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房地产税法纳入立法规划,回应了之前关于‘房地产税还该不该征’的争议,表明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写入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意味着税法通常会在2017年底前获得通过。”
 
  距离征税还有多远?两个条件:立法+不动产登记
 
  房地产税的正式开征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和房地产税立法。现在房地产税立法纳入人大立法程序,也有可能在2017年即通过,所以离房地产税征收越来越近了?
 
  首先,从立法来讲,多数专家认为,房地产税立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就马上开征。
 
  施正文表示,“立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两者不是同步的。”房地产税是典型的地方税,何时开征会授权地方政府自己决定,并不是在某个时间全国一起征收,各个地方可以差别化。
 
  其次,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来讲,按照官方国土部的总体计划: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其中重要之处是“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因此不动产登记其实就是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登记联网。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公开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已经完成(最近媒体报道称60个城市已联网)。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同时实现500个城市联网。按照官方口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是在2018年前完成。
 
  由此可见,房地产税短期内落地可能性小。
 
  征税基本框架:按面积征收并设起征点
 
  此前,华夏时报援引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消息称,“目前,房地产税以面积为单位的征收方案已经基本获得通过。”东部某省财税系统内部人士表示,按照征税原则,在起征点的设置上,以面积计算起征点比按套数征收更容易计算,也更显公平合理。
 
  据这位内部人士介绍,房地产税征收与其他税种类似,也将有“免征”部分,即个人或家庭在“免征面积”以内的住房,则可不缴纳房地产税。同时,由于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种,“免征面积”也将根据地方住房情况针对性划定。
 
  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前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要把现有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起来,已确定无疑。这则意味着,房地产税将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而且是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其他诸如土地增值税、契税等暂不纳入。
 
  征税后对楼市冲击有限
 
  房地产税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持有多套房,但却非打压房价的“利器”。从经验看,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都有房产持有税,但无法靠此而阻拦房价波动,某些年份房价依然上涨,比如香港房价已连涨10年;上海自2011年开征房产税以来,也未能明显压制房价。从国内征税前景看,将来我国房产税的税基和税率,将总体小于发达国家,对房价的冲击有限。
 
  不过,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对腾讯财经表示,房地产税制度是使房地产市场更健康运行。
 
  当房地产税正式推出,并逐步完善作为楼市长效调控机制三大体系(土地、财税和金融)之一的财税政策与措施,未来以税费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坚持“去投资化”,防止市场供应偏大,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回归以自住属性为主,楼市也将在“白银时代”回归到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轨道。
 
  房地产税还可以固定增加政府税收,因此地方政府“笑了”。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房地产税将会成为土地财政之后一项非常重要的一项税收来源,地方政府也会有较大的动力向前推进。
 
  房地产税征收,还可以调节贫富差距。房地产税是直接税,比间接税更有利于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房地产税向保有环节(房产税)的征收转变,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开始征收财产税。财产税的征收,表明中国真正启动了调节贫富差距的远大计划。
 
  至于股市影响方面,受关注的无疑是地产股。
 
  有市场人士指出,开征房地产税会在短期内对地产股以及市场整体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剧市场情绪波动,二是加剧房地产产业链相关板块的股价波动。
 
  从市场情绪来看,目前股市较为动荡,市场信心也并未恢复。倘若房地产税试点出台,或会加剧市场情绪波动。
 
  另外,目前地产股估值情况分化较为严重,部分高估的个股或会因此而回落。不过,市场人士虽然对房产税实际影响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但整体并不悲观。
 
  同时,房地产税落地初期,地产、建材、钢铁等产业链上的股票很可能因为行业前景不明朗而出现波动。此类股票多属市场中的权重股,大盘也将会受到牵连。

  • 相关阅读
  • 中国中车签下香港最大地铁订单 股价已跌去一半

      新京报讯(记者赵嘉妮)8月5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香港铁路公司签署总金额达48.4亿元人民币的地铁销售合同。这不仅是港铁史上最大规模的车辆采购,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接...

    时间:08-06
  • 中科招商“举牌季”的背后:谋控股权求A股借壳?

      中科招商的“资本局”   大举救市之后,A股在近一个月内震荡为主,其间,不少公司遭到举牌,其中中科招商通过旗下子公司中科汇通疯狂举牌12家上市公司。中科招商也希望借此次股价下调的机会,参股、...

    时间:08-06
  • 发改委推制造业工程包 高端医疗器械获政策加码

      8月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据了解,这是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落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及轨道交通装备、...

    时间:08-06
  • 解密日内回转交易:月入数万 业务受限停工度假

      融券T+0的暂停和多家券商融券的“停供”仍在发酵,而从事日内回转交易的机构已深受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融券的隔夜偿还一方面减少了交易资金的循环次数,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券息,这意味着该项业务...

    时间:08-06
  • 新环保法成治污杀手锏 上半年超9000家企业被关闭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   8月5日,环保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环境监管执法“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检查企业62万余家(次),责令停产15839家,关停取缔9325家,罚款...

    时间:08-06
  • 沪指失守3700点背后:A股融资余额9天蒸发1461亿

      昨日(8月5日),A股全线下跌,沪指跌61.97点,收于3694.57点,失守3700点整数关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最新数据看,虽然8月4日A股融资余额反弹1.20%,但与本轮融资余额连续下降之前的7月23日相比,...

    时间:08-06
  • 国税总局:企业发网络红包拟征税 个人互发不征

      企业发放电子红包需征税是早已明确的事情,但一直缺少执行的细化标准,此次“内部文件”泄露,或意味着企业微信发放红包缴税细则出台进入倒计时。   一份据称出自7月28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内部传阅的...

    时间:08-06
  • 中国5000万顶级豪宅地图:北京、上海占80%

      “我卡里有四个亿,去刷吧。”一位企业主对他的置业顾问说。   “2000万全款直接付,我只需要市区最核心地段的大公寓。”一个80后神秘买家低调地在上海完成了这笔交易。   这是近期北京...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