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周素雅)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这几年农民外出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约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3%,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只有39.4%,这是第一次出现工资性收入绝对额超过家庭经营收入。
陈锡文介绍说,此外,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很多新问题,有些问题对下一步的发展会构成比较大的制约和瓶颈。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方面是粮食的供求,主要在品种结构上出现了一种失衡局面,因此导致国内市场价格有所波动,而且出现了产量、进口的数量和粮食的农村量这三个量都在增长的复杂局面。
陈锡文还说,另一方面,中国土地不多,农民数量很多。在农村,承包土地的农户有2.3亿户,平均农户承包土地约半公顷左右。尽管在农民流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土地进入了流转,使得一部分农民能够扩大经营规模,但是总的来说,农业的经营规模是非常细小的,这样也就造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成本比较高。
“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价格。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国外的价格在下跌,但是在2014年以前,中国国内粮食主要品种的价格却在上涨,这就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国内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之后,就容易导致国外的粮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当然这对于中国农业的稳定增产就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就是农业生产上和主要农产品供求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