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陈锡文:如何看待粮食领域“三量齐增”现象

2016-04-25 09:39:01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陈锡文:如何看待粮食领域“三量齐增”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如何看待粮食领域“三量齐增”现象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长。与此同时,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粮食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告诉《经济日报》“金记者”:“对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不能盲目乐观,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收储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

   结构还不太合理

   陈锡文委员说:“中国过去长时期处于粮食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对粮食一直是追求增产的。回过头来看,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粮食上的胸怀和眼光还不够,没有把粮食生产放到全球视野当中来考虑。”

   我国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从整体上看,粮食总量很难用多或少来形容。”陈锡文委员说。从总量来看,仍然是供不应求的。过去的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去年的12429亿斤,而去年粮食总需求在12800亿斤以上。但由于进口量很大,我国粮食就供大于求了,去年我国进口粮食近2495亿斤,超出需求约2000亿斤。

   粮食是个大的范畴,具体来看有五大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薯类。“所以说供需不平衡,到底哪个多了哪个少了?如果不够的那个没产出来,已经够的还在拼命增,那就不对了。问题的症结不在总量,而在于品种结构。”陈锡文委员说。

   目前,小麦大体供需平衡,稻谷满足需求后略有结余。大豆缺口非常大,去年总产量230多亿斤,进口1634亿斤。去年,我国玉米产量为4400多亿斤,是5个粮食品种中最大的。但去年玉米的进口量,加上可以替代玉米的品种进口量,达到了880亿斤,本来玉米产量已经有点供过于求,又进口了880亿斤,显然多了。

   大豆玉米是关键

   “我国粮食缺口在400亿斤左右,但进口了2400多亿斤。很大一部分是大豆。”陈锡文委员说。如今,人们对植物油、畜产品等消耗越来越大,对大豆的需求增长非常快。大豆在中国属于低产作物,经济效益不太高,农民都不大愿意种。去年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80%。

   我国目前实行玉米托底收储制度。从2007年到2014年,每年的收储价格都在提高,从最初的每斤7毛钱,到了2014年的每斤1.12元。现在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格为每斤0.8元,引起了国外玉米及其替代品大规模进入国内的局面。结果,很大一部分国产玉米不得不进了仓库。

   陈锡文委员认为,要坚持实行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同时对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价格和补贴分离的办法。前些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不是玉米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还包含着政府对农民的补贴。现在,要把补贴从价格中剥离,让价格根据市场回归合理。农民根据市场决定种多少、卖多少钱。那么,国内玉米将理性地回归到和国际价格相近的水平,大规模进口会明显减少。随之,国内玉米就能找到市场。

   科技创新待加强

   我国大豆大量进口反映出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较低。

   陈锡文委员回忆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大豆的亩产提升幅度相对较小,跟国外相比产量和品质都相距甚远。玉米尽管提高不少,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落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仍然十分重。”

   陈锡文委员建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应通过科技创新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还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上来。此外,还要进行农业组织创新,将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生产,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去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相关阅读
  • 本土手机品牌“淘汰赛”全面开跑 缺乏技术和资金实力或将出局

      新华社广州4月24日专电 题:本土手机品牌“淘汰赛”全面开跑 缺乏技术和资金实力或将出局   新华社记者 王攀   P9、R9、PRO6、Z11 MINI、A910、V7 MAX……这是近一个月内本...

    时间:04-25
  • 解码“工匠精神”:也许还要有点“偏执”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解码“工匠精神”:也许还要有点“偏执”   新华社记者   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进乎道。   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   中国制造迈向2...

    时间:04-25
  • 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亟待出台权威解释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亟待出台权威解释   新华社记者 强勇、梁建强   近日,温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年限到期一事引起社会关注。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自动续...

    时间:04-25
  •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遭质疑商务部:主因全球经济下行

    原标题: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遭质疑 商务部:主因全球经济下行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高级别讨论会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据报道,会议上多国将全球...

    时间:04-25
  • 从一季度企业登记增幅25.9%看中国经济增长后劲

    原标题:从一季度企业登记增幅25.9%看中国经济增长后劲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我国企业25.9%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平均每天登记1.17万户,对经济增速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增的...

    时间:04-25
  • 多地拟推楼市限价限购新政

    原标题:多地拟推楼市限价限购新政   4月23日至24日,南京被曝出将收紧调控的首个周末,也可能是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开发商闻风而动,集中推盘入市。据不完全统计,两天内南京共有11家楼盘开盘...

    时间:04-25
  • 债市契约规则不能违背

    原标题:债市契约规则不能违背   近日,河北宣化北山工业园和海南省交通投资两家城投公司发布公告,准备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讨论提前偿还其2014年发行、目前尚未到期的两只债券的事宜。在债市信用事件频出的当下,...

    时间:04-25
  • 陈雨露:将稳妥推进区域性金融改革

    原标题:陈雨露:将稳妥推进区域性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24日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在基层探索上稳妥推进区域性金融改革,力求实效。   记者从在杭州召开的“中国金融论坛·2016钱塘峰会”...

    时间:04-25
  • 沪七家银行营业机构被暂停个人房贷2个月

    原标题:沪七家银行营业机构 被暂停个人房贷2个月   上海银监局近日发文称,针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决定自4月25日起暂停辖内各商业银行与链家等6家房地产中介的业务合作1个月;对于违反个贷业务受托支付要求的工行...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