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银发游带动养老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2024-08-05 09:31:00

来源:人民网

近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场钢琴户外音乐会给年近七旬的张秀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啥都不知道。”这是年近七旬的张秀梅之前对旅游的固有印象,相当长时间里她都不愿意再参加跟团游。但在五天四夜的千尺学堂线下游学营中,张秀梅和同伴打卡了天安门广场、天坛等景点,还有充足的时间在游学基地和户外景区进行学习,既交了朋友,又满足了兴趣。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音乐会上,我是带着问题去的,日常在线学习时,有一段弹琴的节奏总是掌握不好,在现场钢琴老师点拨后我马上就明白了。”张秀梅说,没想到“老年研学游”这么有趣。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老年研学游”为代表的银发经济逐渐兴起。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1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据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36.81%。越来越多的退休群体选择通过研学游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带动养老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业内人士表示,银发经济是朝阳产业。2023年8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认为,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多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以上,有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也显示,在政策扶持和产业生态兴起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老年教育市场蓬勃发展,老年兴趣教育用户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成为老年群体休闲娱乐的首选,也促进了其社会参与和经济贡献。

如何进一步发力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在8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养老托育消费和旅游消费作为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内容被各界广泛关注。

其中,在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方面,《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在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方面,《意见》明确,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老年群体经济来源稳定、消费理性谨慎、注重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发展银发经济要满足老年群体需求,要适应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兼顾满足老年人社会价值感与健康追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和养老托育等是居民基础的服务需求,消费潜力较大,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养老等基础型服务消费,不仅有利于满足居民需求,而且有助于吸纳更多劳动就业,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老龄产业市场需要培育和激活。一方面,可以关注目标人群明确的“小众市场”,提供订单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提供和养老服务消费之间的“桥梁”,激活养老服务市场,继而带动养老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另据了解,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8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愉悦、身心上的健康,服务消费也是下一步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举措。商务部将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满足居民服务消费的需求。

  • 相关阅读
  • 读懂三中全会⑤:8组“开放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延伸阅读:读懂三中全会①: 12组“改革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②: 8组“创新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③: 9组“民生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时间:08-06
  • 《财米油盐》|从“陪人唠嗑”看要素市场改革如何提升经济“含新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一节中,《决定》强调,“完...

    时间:08-06
  • 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延伸阅读:读懂三中全会①: 12组“改革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②: 8组“创新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③: 9组“民生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时间:08-06
  • 发挥优势 机遇无限

    6月15日18时24分,香港西九龙站。“嘟嘟嘟……”随着动车车门缓缓关闭,香港青年梁女士乘坐的D910次开往北京西站的列车准时发车。这是首班从香港到北京的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梁女士兴奋地说:“一觉醒...

    时间:08-06
  • 上半年我国企业信用指数整体比去年提高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林丽鹂)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处于近10年来的次高水平。2024年1—6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分别为159.23、158.75、159.01、...

    时间:08-06
  • 上半年煤炭供需总体平稳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获悉:上半年,我国优质煤炭产能有序释放,煤炭产量保持相对高位,煤炭消费同比略有增长,全国煤炭供需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

    时间:08-06
  •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启动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申少铁)国家药监局日前印发《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机制,强化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主体责任,提...

    时间:08-06
  •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造物新突破(硬核科技背后的创新故事)

      核心阅读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于...

    时间:08-06
  • 饮料市场呈现新亮点(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核心阅读  进入暑期,多地持续高温,饮料销售表现亮眼。1—6月份,饮料类商品零售额1564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增速。饮料...

    时间:08-06
  • 内蒙古自治区5G基站达7.67万个

      本报呼和浩特8月5日电(记者张枨)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全区5G基站已达7.67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到96.94%,工业园区5G覆盖率达到100%。  今年7月,内...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