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工业母机“牙齿”更坚固

2024-10-21 06: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自动成型伺服压机上,机械手臂不断舞动,不到一秒钟,灰黑色的粉末被压制成型,变成指甲盖大小的刀片。

  这就是数控刀具,被称为工业母机的“牙齿”——微型钻头直径细至0.01毫米,可以在一粒大米上“绣”出56个汉字;钻掘刀具宽至轮胎大小,能吃软土、啃硬岩,应用于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刀盘上。

  小刀具里有乾坤。“铁齿铜牙”般的坚韧,来自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硬质合金。

  工业制造中,刀具是消耗品,硬度够,方能耐磨;强度够,才不会破碎;韧性够,可抵抗冲击力。相比传统钢具,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快7倍,使用寿命可延长近80倍。

  硬质合金何以“坚不可摧”?

  从硬质合金的原材料碳化钨粉中可以找到答案。“就像咖啡粉品质直接影响咖啡口感。碳化钨粉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质合金产品性能。”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株钻公司总经理助理周鹏说。

  碳化钨粉的晶粒度越细,合金材料的硬度、强度和抗磨性能越高,黏结剂与碳化钨的结合越紧密,材料更稳定。但是,如果晶粒度过小,又会降低材料的韧性、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加工难度也会增加。“精准控制技术指标和工艺细节是最大的难点。”周鹏说,公司在开发高端合金产品的过程中,对碳化钨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很长时间以来,高端碳化钨粉主要依赖进口。做切削刀具用的进口普通碳化钨粉价格比国内贵20%,进口纳米碳化钨粉甚至要贵两倍。且国外公司响应速度慢,不仅需提前预订,交期还要等待好几个月。“刀具市场需求变化很快,经常是订单来了,原料供应却跟不上。”周鹏说。

  受制于人怎么办?自己干!

  2021年初,在湖南株洲,投资8000多万元的中粗碳化钨粉智能车间在距离株钻公司仅8公里的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株硬公司开工建设,年底即竣工投产。

  智能车间里宽敞明亮。粗颗粒钨粉料仓上,二维码记录原料信息,自动运料叉车闪烁着感应灯,穿梭在还原炉与碳化炉间,投料、卸料、转料等10多道工序几乎不用人工操作。

  过去,株硬公司年产碳化钨粉几百吨,仅能满足小部分普通切削刀具的生产需求。全自动数智化升级后,单位加工成本下降30%以上、产能扩大两倍,降本增效的同时,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以钨加碳混合物碳化环节为例,我们通过改进方管炉的结构、密封等,有效保证了粉末碳化控温的稳定性,并增加了自动压舟、装卸料的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株硬公司粉末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斌说,生产高品质碳化钨粉,难点在于控制精度。标准化智能设备取代人工操作,增强了碳化钨粉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批次之间的各项指标波动范围较之前缩小一半。

  智能化改造提升了效率和品控,制备工艺流程技术攻关也没有止步:对碳化钨工序进行精准的碳化温度设计,并辅以先进的球磨及气流粉碎技术和工艺,保证了碳化钨粉的结晶完整性及分散性达到最佳状态……“车间下线的中粗碳化钨粉在均匀性、耐磨性和耐热敏感性等方面均展现出优越性能,可以自给自足。”刘斌说,原料实现公司内部自主可控后,就可以根据上下游订单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下游需求牵引上游技术进步,碳化钨粉不断提质升级向更高端迈进。好原料造就好产品,高品质碳化钨粉为下游硬质合金产品注入良好“基因”,使产品性能更优,并可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更多“高精尖”领域。

  目前,株钻公司数控刀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20%。今年上半年,株钻公司数控刀片销量实现同比增长24%。

  “今年以来,各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老旧机床的更新换代将驱动数控刀具行业进一步发展。”中钨高新副总经理沈慧明说,在钨深加工领域,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以及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全球刀具需求总量有望继续增长。

  中粗碳化钨粉产线旁,另一条投资2.5亿元的超细碳化钨粉智能产线建设正酣。“预计明年竣工投产,届时超细碳化钨粉品质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刘斌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生物...

    时间:10-21
  • 登月服展现中国科技自信(创新谈)

      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阶段性成果,有力彰显了中国科技自信    前不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登月服的亮...

    时间:10-21
  • 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驱动创新加速跑(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吴凯(右二)和团队成员讨论。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供图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相结合,高效预测蛋白质结构,助力新型药物研发;材料学、临床神经科学以及工程技术...

    时间:10-21
  • 什么是“无还本续贷”?(财经新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这一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轻融资压力、加快企稳发展提供“及时雨”。  ...

    时间:10-21
  • 做强责任险 兜牢保障网(财经眼)

      大家财险丹东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左)在大棚了解草莓苗的生长情况。  刘玉玺摄   陈燎(左)在重庆英达实业公司柏树湾油库开展输油管道勘查。  陈 鋆摄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

    时间:10-21
  • 续贷政策优化为中小微企业解难题(财经观)

      政策加力、机制优化,为“愿贷”“敢贷”疏堵点;金融机构还要努力从“能贷”“会贷”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水平    近日,一揽子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密集出台,其中续贷政策备受小...

    时间:10-21
  • 采棉机制造与应用水平加快提升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郁静娴)正值新疆棉花大面积收获季节,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近日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4团开展了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综合测评,查差距、补短板,推动...

    时间:10-21
  • 外国人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亓玉昆)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三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亿人次,同比上升30.1%;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

    时间:10-21
  • 共商金融开放合作 共享经济稳定发展

      10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新华社、国家外汇局共同主办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围绕“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共享经济稳定发展...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