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拜耳全球高管:中国正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重要源头

2025-09-09 19: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9日电 (记者 陈静)“我们看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中国创新具备走向全球的巨大潜力。”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全球业务发展与授权许可负责人尤根·埃克哈特(Juergen Eckhardt)博士9日对记者指出,“在过去一年,拜耳Co.Lab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平台自身成长的见证,也验证了中国创新在全球的潜力。”

尤根·埃克哈特表示,对于全球的资本和研发而言,上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中新网记者陈静摄

  1882年,拜耳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经超过140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拜耳始终将中国视为全球创新的核心战略市场和重要增长引擎。多年来,拜耳持续推动在华开放式创新,携手本土合作伙伴,推动中国本土研发和创新实力发挥全球价值。尤根·埃克哈特直言:“中国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创新策源地。”

  如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从创新“跟随者”向“策源地”转变,吸引着全球目光。目前,中国在研管线约占全球总量30%,多种新兴技术研发逐步获得国际认可。“中国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研发生态系统,在很多前沿领域不断推进相关创新。”尤根·埃克哈特博士表示,“中国在创新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实力,拜耳会不断加强在中国创新方面的投入。”他表示,中国政府在不断地落实相关扶持性政策,比如:允许外资参与到细胞基因疗法的研究和发展中来,营商环境对于跨国药企来说是越来越友好了。未来,拜耳将持续深化与本地创新力量的合作,推动更多突破性创新,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提供来自中国的方案,造福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这位拜耳的企业高管坦言:“中国创新环境有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就是速度非常快。”他特别提到,对临床试验的申请、新药上市的申请,现在审批的节奏越来越快了,这样可以使创新性的疗法和解决方案更快地惠及有需要的患者。

  据悉,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之际,拜耳Co.Lab创投联盟(Bayer Co.Lab AdVenture)在沪成立,这是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同期,拜耳Co.Lab与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进一步扩大该共创平台在中国创新生态中的朋友圈。

  “拜耳Co.Lab创投联盟的启动标志着这一共创生态的全面升级,意味着我们将进一步打通全球协作网络与各方资源,为本土创新提供全方位赋能。”拜耳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区域业务发展、开放创新及Co.Lab全球负责人弗里德曼·雅努斯(Friedemann Janus)博士表示:“拜耳Co.Lab致力在中国打造一个覆盖多元技术平台与前沿创新的生态集群。我们期待与更多中国伙伴携手,扩大在中国的布局,帮助初创企业将他们的创想付诸实现。”拜耳Co.Lab创投联盟将借助拜耳Co.Lab全球共创平台,深耕本土创新生态,连通本土初创企业与资本力量,为入驻企业的发展引入更多动能。拜耳Co.Lab创投联盟的首批合作方包括四家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将立足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运作,为拜耳Co.Lab入驻企业提供深厚的行业洞察和专业化投资机会。

  迄今,拜耳已在中国构建起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与拜耳Co.Lab高效协同的“双引擎”,推动在华全链条创新,加速创新技术尽快惠及患者。在产学研协同方面,拜耳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累计开展逾100项联合研究项目,持续推动前沿基础研究向新药研发转化。

  “上海是整个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最核心的城市。对于全球的资本和研发机构而言,上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根·埃克哈特说,上海产业链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同时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上海市政府最近出台了新的扶持性政策措施,使得创新环境更加开放。(完)

  • 相关阅读
  • 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公布 继续创年内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日公布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随着需求稳定增长,电商物流业务量持续上升,电商物流指数继续创年内新高。  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比上月上升0.3点,继续创出年内新高。电商物流指数...

    时间:09-10
  • 中国2024年引资总体情况良好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100亿美元

      中新社厦门9月9日电 (记者 龙敏)于9日在福建厦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5》显示,2024年,中国引资总体情况良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2.4亿美元,仍保持发展中经济体最大引资国地位;全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

    时间:09-09
  • 发力“四新”赛道拓展增长空间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  “四新”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多个领...

    时间:09-09
  • 拓市场、转赛道、延链条!从“新”出发找增量 多角度解码外贸新动能更持久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但我国外贸依然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记者在多地调研时发现,部分对美出口企业信心恢复,东盟、欧盟市场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外贸企业正通过市场拓新、赛道转新、链条延新,寻...

    时间:09-09
  • 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领跑”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现“新跃升”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9月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0年—...

    时间:09-09
  • 统筹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必答题,引导技术、土地、人力资源...

    时间:09-09
  • 数智领航 2025服贸会“看”点纷呈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陈小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举办,这是服贸会首次以“一会一址”形式全程落地首钢园。这场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全球服务贸易盛会,有近20...

    时间:09-09
  • 世界最大吨位上位转体桥梁工程桥梁迎“华丽转身”

      中新网西安9月9日电 (阿琳娜 刘盼利)由中国能建投资建设、中铁七局承建的延安东绕城高速南泥湾机场大桥3号墩桥体9日成功转体。这座桥梁的“华丽转身”,为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及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

    时间:09-09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专利预审服务为创新提速

      中新社上海9月9日电(范宇斌 杨海燕)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9日受访时说,“十四五”以来,上海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上海市知识...

    时间:09-09
  • 中国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1162.4亿美元

      中新网厦门9月9日电 (记者 龙敏)于9日在福建厦门发布的《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延续下行趋势的背景下,中国外商投资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2.4亿美元,...

    时间:09-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