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刘梦青)由辽宁省残联、吉林省残联、黑龙江省残联共同发起的东北区域科技助残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交流活动13日在北京举行。东北区域科研院校、企业集中发布了60个科技助残创新成果,其中23个为全国首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胡向阳在交流会上介绍,东北三省将科技助残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在适老化改造、智能辅具研发、残疾人就业创业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辽宁省打造智慧助残养老辅助器具产业基地、康复医疗器械产业园;吉林省探索“数智残联”建设,打造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黑龙江省创建康复医疗产业转化基地,推出“1+4+N”现代养老服务示范综合体。
活动现场,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沈阳新松机器人、长春云海科技、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等企业,围绕适老助残辅助器具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发布了60个科技助残创新成果。其中小NAO情感陪护仿人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导盲犬、电动站立助行器等23个新产品为全国首发。
据悉,活动期间多项地企合作框架协议、校企技术合作协议成功签署,助推适老助残辅具领域政产学研用融合。如沈阳理工大学与沈阳兴齐眼药、沈阳市沈北新区海漫智慧养老中心签署校企技术合作协议,助力康复辅具新成果转化。
此次交流活动启动了“东北区域科技助残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联席机制”。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高梁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养老助残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