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浙江经济观察:AI浪潮下如何完善数字伦理治理体系?

2025-09-14 18:3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林波 孙琳茹)“杭州的数字创新和管理实践一直保持在国内前沿,数字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在其中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处理好数字生成、数字应用、数字共享的真实性、科学性,需要企业与学者等多方探讨和治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耀受访时说。

  9月12日至14日,第七届(2025)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召开。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绿色创新与责任管理”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管理变革与伦理实践。

9月13日,活动现场。 (浙江工业大学供图)

  今年以来,杭州“六小龙”火热出圈,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吸引全球目光,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然而,在技术迭代“一日千里”的背景下,数字伦理问题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科技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与福祉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风险与挑战。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宝受访时表示:“杭州‘六小龙’乘势而上,我们较早关注到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伦理问题。因此,本次会议中探讨的人工智能、数字伦理等议题非常契合浙江的科创氛围。”

  在AI浪潮下,如何完善数字伦理治理体系?

  “最重要的是大中小企业协同进行绿色转型。”在吴宝看来,当下浙江的经济格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浙商历来就有“四千精神”,浙江企业在创业创新、责任管理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协同进行绿色转型。倘若让这些中小企业独自承担转型重任,无疑会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赋能下,科技发展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舞台,而是产业链协同共进、深度融合的战场,这其中蕴含着强大的技术赋能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达350.53万家,占企业经营主体总量的92.06%。

  吴宝直言,数字伦理管理绝非一方之事,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他以此次活动为例,业内专家及学者赴多家杭州科技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绿色创新实践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鲜活案例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基地,在数字伦理建设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耀认为,放眼未来,人工智能加速演进,绿色低碳转型纵深推进,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的研究正在迎来新机遇,“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中国情境中凝练具有解释力、可迁移、能落地的管理理论与伦理原则;另一方面,要在行业一线与地方实践中打通学术发现与政策供给、企业治理之间的通道,探索可持续、可操作、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正在积极探索数字伦理治理的实现路径。一些企业已开始设立伦理委员会,开展算法合规审查;高校与科研机构正加速推进数字伦理课程建设与学科布局……多方协同的治理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审视当下,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如何在创新活力与伦理治理之间取得平衡,既考验企业的自律意识,也检验政府的智慧治理能力。(完)

  • 相关阅读
  • 山西祁县: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中新网晋中9月14日电 题:山西祁县: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作者 高雨晴 郭佳丽  金秋时节,走进山西祁县的广袤田野,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贾令镇左墩村麦谷一年两作种植基地,沉甸甸的谷子...

    时间:09-14
  • 2025年服贸会今日闭幕 三个关键词看精彩亮点

      今天是服贸会展期的最后一天,现场情况如何?有哪些重要日程安排?另外今年服贸会有哪些新亮点和新变化?  今天是服贸会的最后一天,但现场人气依然不减。截至9月14日中午12时,今年服贸会已累计入场超25万人。  今天的...

    时间:09-14
  •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落地见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了什么?一是直...

    时间:09-14
  • 杨伟民:“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 刘文文)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14日在北京表示,据测算,“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或达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些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

    时间:09-14
  •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从江苏出海交付

      中新社南京9月14日电 (孙岩 朱晓颖)在南通海事局保障下,14日,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轮从江苏南通沿海出港交付,将赴海外投入运营。9月14日,NGUYA FLNG轮从...

    时间:09-14
  • 聚焦智慧城市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重塑未来城市空间形态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吴约)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13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围绕智慧城市与太空探索深度融合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

    时间:09-14
  •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举行

      中新网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唐娟 徐珊珊)12日至14日,主题为“新动力·新能源·新常州”的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简称“能博会”)在江苏常州举行。开幕式上,3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超337亿元,涵盖人才、科创、产...

    时间:09-14
  • 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刷新进度条 “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目前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

    时间:09-14
  • 1至8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

      记者今天(14日)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同比增长5.6%,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1至8月,新建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宋城路站...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