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西贝道歉,但争议远未结束

2025-09-15 18:3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5日电(左雨晴) 在与罗永浩对峙5天后,西贝选择了道歉。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关于广大顾客关心的保质期问题,西贝称正在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西贝在致歉信中,将预加工描述为“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而罗永浩在转发致歉信时,依然称呼西贝菜品为“预制菜”。

  这意味着,即使西贝道歉,但双方在关键争议——“预制菜”的定义上,依旧寸步不让。

  究竟谁对谁错?

  目前,预制菜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西贝宣称“100%无预制菜”的依据来源于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市场监管总局还强调,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而罗永浩对预制菜的理解,则更偏向大众认知里的预制菜概念:非现做现炒,就是预制菜。

  这也导致西贝在开放后厨时出现了荒诞场面:大量食材是预包装的,从冰柜取出后“切配炒制热一下”就能出餐,这显然与公众理解中的“中央厨房”也大相径庭。

西贝官网上的门店宣传图。

  “西贝的菜品以牛羊肉为主,考虑到牛羊肉的烹饪时间,这些菜品必须要预先加工,才能同时保证牛羊肉的软烂口感和出餐时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随着预制菜概念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关于预制菜的争议从未远离餐桌。

  朱丹蓬认为,预制菜可以做到标准化、集约化、流程化,大力发展预制菜对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中国整个食品产业链条、形成食品安全闭环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但一边是产业端跑马圈地,另一边却是消费端的“不买账”。

  供求两端的矛盾焦点在于,目前消费者对预制菜依然疑虑重重:预制菜到底安不安全?预制菜到底还有没有营养?这些问题都需要尚未出台的预制菜国家标准来厘清。

  他表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菜系众多,各菜系制作流程均有不同,因此想要出台一个涵盖所有菜系的预制菜统一标准,并非易事。他建议,在加快相关标准制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向达到制作预制菜标准的工厂颁发牌照,来加强对预制菜的审核,进一步提高预制菜的制作门槛,打消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恐慌情绪。

  目前,预制菜相关国家标准仍在制定中。卫健委官网显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已被列入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预制菜相关话题的讨论中,网友的关注点除了预制菜的定义外,还包括了预制菜能否宣传现做现炒,以及预制菜能否按现炒菜品价格定价。罗永浩也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认为消费者该对餐饮企业是否使用预制菜拥有知情权。

  “消费者也应该有选择吃不吃预制菜的权利。”有网友表示。

  面对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餐饮企业“藏着掖着”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即使中央厨房符合国家标准“非预制菜”的定义,但考虑到公众对预制菜的泛化理解,餐饮企业也应该将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而绝非“教育消费者”。

  例如,老乡鸡在应对“预制”质疑时,就坦然承认了“未能实现100%新鲜现做”。2024年4月,老乡鸡公开了200多家供应商,并明确共有84个餐厅现做、33个半预制和2个复热预制菜品。这一举措也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理解。

2024年4月,老乡鸡公开食品溯源并置顶微博。

  《通知》也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在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行业发展亟待规范的当下,餐饮企业更应该与消费者同坐在餐桌前开诚布公,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明厨亮灶”。(完)

  • 相关阅读
  • (投资中国)英国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PPRO:中国市场蕴含令人振奋的机遇

      中新社上海9月15日电 (高志苗)英国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PPRO首席商务官埃科·德廷迈尔(Eelco Dettingmeijer)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深耕中国市场十年,PPRO见证了中国企业跨境支付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国市场蕴含着令...

    时间:09-15
  • 中国国航航线网络已通达全球1200余个目的地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刘文文)截至目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航线网络已通达全球1200余个目的地,开通“一带一路”航线71条。记者15日从在北京举办的“凤启山海,云迎天下客”2025年入境游主...

    时间:09-15
  • 新东方亮相2025服贸会,创新成果展现教育生态新活力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正式开幕。本届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以“智启未来,融合创新”为主题,吸引了55家境内外知名机构、龙头企业参展。展览聚焦“AI教育+”“双向留学”和高校...

    时间:09-15
  • 商务部:中方一贯反对以所谓“涉俄”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尹倩芸)针对美方要求相关方面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5日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以所谓“涉俄”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  当日有记者问:近期,美方要求...

    时间:09-15
  • 英伟达违反中国反垄断法 将被进一步调查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5日公布,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

    时间:09-15
  • 离境退税服务再升级 中国银行率先实现异地互认

      9月12日,中国银行在服贸会现场举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异地互认发布活动,宣布将在其代理离境退税业务的区域内率先试点,支持境外旅客办理即买即退业务后从其他口岸出境,并推出离境退税整体服务体系“税易达”(Easy T...

    时间:09-15
  • 浙江温州港首条中东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中新社温州9月15日电 (王逸飞 孙冬雪)搭载400辆新能源汽车的巴拿马籍滚装船“森林荣耀”15日在海事巡逻艇的护航下,从浙江温州港状元岙港区出发驶往迪拜。这标志着温州至中东海上新航线正式开通,其也是温州港建港以...

    时间:09-15
  • (活力中国调研行)2021年至2024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037.4亿美元

      中新社无锡9月15日电 (徐珊珊 刘洋)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15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一场情况介绍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江苏外贸外资主要指标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1年至2024年全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37.4亿美元,...

    时间:09-15
  • 北京经济总量五年预计增加约1.4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15日在北京表示,五年来,北京经济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跨越5万亿元人民币台阶,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新增了一个...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