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9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跨境碳交易合作研讨班15日在武汉开班,来自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越南、泰国、尼日利亚、尼泊尔等16个国家的学员齐聚中国,共探碳市场建设与跨境碳交易合作。
2011年,中国启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培训项目。此次研讨班为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承办。
为期14天的研讨班,围绕中国碳市场建设经验、模拟跨境碳交易等内容,设置集中授课、现场模拟实操、小组讨论、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等,在湖北武汉、上海和江苏苏州多地展开,为发展中国家提升碳市场建设能力提供经验支持。
湖北是全国首批7个碳交易试点之一,湖北碳市场于2014年4月启动交易。纳入控排企业449家,现有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个,初步形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市场主体结构。截至今年7月底,湖北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8亿吨、成交额103.3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试点省市份额超40%。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表示,十多年来,中国致力于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拓展培训领域,创新培训方式,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培训气候变化领域各类人才。此次研讨班旨在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南南合作在应对气候方面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副司长伊切尔·吉尼(Itchell Guiney)表示,期望通过交流,将中国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在碳市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