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9月17日电 题:第22届东博会六大看点揭示中国和东盟合作新路径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杨陈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17日在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以人工智能(AI)为重点,首次设立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AI专馆,汇聚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及团队,展现出的六大核心看点,揭示着中国与东盟合作正向数字融合与制度共建迈进。
看点一:首次举办人工智能部长级论坛
本届东博会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中国与东盟十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最高负责人齐聚南宁,共议AI治理、伦理与标准等前沿议题。论坛致力于协同区域数字规则制定,回应东盟国家强烈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并推动建立常态化高层对话机制。广西提出的“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将助推AI技术在东盟落地。
看点二:东博会赋能自贸区3.0版建设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预计将于今年10月签署升级议定书。该协定首次系统构建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本届东博会将发布相关蓝皮书,设立专章解读3.0版商机,会期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聚焦自贸区新机遇,引导企业围绕3.0版涵盖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一个提前抢抓商机的机会。
看点三:AI专馆汇聚跨国创新力量
华为、阿里云、奇安信、科大讯飞等中国科技企业将亮相本届东博会AI专馆,展出鸿蒙系统折叠电脑、通义大模型、四足及人形机器人、AR眼镜等创新产品;东盟方面积极响应AI主题,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印尼远程信息处理协会、文莱创新实验室等多国机构首次组团参展,展示包括智能医疗、绿色能源AI应用、“数字经济4.0”等成果,呈现出科技合作跨越国界的丰富图景。
9月17日,第22届东博会开幕。会议现场,AI生成了东博会开幕式纪要。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看点四:“AI会展智能体”提升参展体验
本届东博会推出中国国内首个全面支持8种东盟国家语言的“AI会展智能体”,实现智能客服、商机撮合及会议安排等17类功能,显著提升会展效率与参展体验。开幕式上,AI元素贯穿全程:AI机器人迎宾互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陈刚佩戴智能眼镜进行“无稿”致辞,依托实时显示技术流畅发言;尾声环节,AI数字人登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互动,迅速生成开幕式热词、总结等内容,凸显“科技赋能会展”的创新实践。
看点五:东盟展品凸显产业升级
今年的东博会,东盟展区不仅有柬埔寨大米、猫屎咖啡、猫山王榴莲等往届“明星产品”,更涌现出越来越多科技元素。如马来西亚邀约了一批高科技企业亮相,带来了涵盖卫星通信、绿色能源开发、AI 场景化应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七个东盟国家包馆或半包馆参展,约30%为新企业或新产品首秀,折射出区域产业升级与多元化趋势。
看点六:月球样品与大国重器亮相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将首次在东博会公开亮相,其相关研究已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同时,“雪龙2”号破冰船与“蛟龙号”深潜器模型也将展出,展现中国在极地与深海科考领域的最新进展。这些成果展示,有望拓展中国与东盟在极地、深海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研合作。
东博会历经22载发展,已从最初的货物贸易平台,跃升为中国与东盟间数字合作与制度共建的重要枢纽。通过东博会,双方正积极构建数字共享、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为区域乃至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