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9月18日电 (张益聪 徐杭惠)“今天我们直播间近距离看一看绿色防虫、不打农药的有机葡萄,让大家吃得放心。”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叶氏兄弟丁宅阳光玫瑰基地,虞南乡亲、网络达人俞荣军开启了手机直播,通过直播链接,上虞的四季果蔬销往各大城市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俞荣军为上虞当地水果网上“带货”。上虞区委统战部 供图这是浙江的县域缩影。近年来,上虞区聚焦发展不平衡的南部地区,通过乡亲回流、资本进山、文化赋能等模式,串连起“现代农业分布—文旅业态融合—创客经济联动”的产业链条。
2025年以来,虞南片区以“同心共富”为主线,系统推进山海协作升级版,引导一大批企业家、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青年创客走进虞南片区,开展产业合作、文化推广和公益服务,初步形成多跨协同、多方共赢的共富新模式。
比如,上虞区围绕“覆卮山·同心荟”品牌,启动“青年合伙人计划”,持续激发青山与青年“双向奔赴”的创新活力。
“00后”创客们打造“茶虞观”茶空间;五湖四海的青年创立“Need Garden”融合料理餐厅……截至目前,覆卮山景区已吸引30多名青年人才进山创业。
除此之外,浙江金科日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定向捐赠10万元,支持覆卮山的共富大棚建设,以资本进山为当地新农人扶助“鲲鹏之志”。
日前,下管镇借助统战平台对接乡亲资源。上虞区委统战部 供图蜿蜒曹娥江,养育上虞儿女。该江及支流沿岸,衍生出众多乡村城镇,其中就包括以岭南、陈溪、丁宅、下管“三乡一镇”为主的虞南片区。
以下管镇为例,该镇处于曹娥江支流的下管溪沿岸。自水域生态修复以来,下管溪水环境逆转,促使沿溪地区打通了“绿水”向“绿农”转化的生态价值通道。
例如,在虞南乡亲宣尧仙的指导下,灰树花省级“双强”项目——30亩智能种植基地将落地下管镇,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余万元,为“绿农”产业引入“活水”。
不仅如此,下管镇还深入推进“青年与乡村共生计划”,目前已吸引68名青年创客入驻,培育电商直播基地1个,成为该镇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乡村活力的破题之举。
围绕“绿水+绿农”模式,下管镇积极借助统战平台对接各类企业和乡亲资源,助力农户销售笋干、蜂蜜等农特产品,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
近日,太平山村黄精共富工坊晒场。上虞区委统战部 供图同为下管溪沿岸,陈溪乡依托“凤凰领航·共富同行”基金杠杆作用,为当地产业发展撬动更多共富资源。譬如,太平山村黄精共富工坊实现标准化生产,带动40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并吸引20余名农创客扎根山区。
再如,民建上虞区基层委副主委王建柱传承的药食两用药材炮制技艺,入选第八批上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虞南林下经济注入文化内涵。
此外,陈溪乡联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代表人士,共同开展“同心共富·数字乡创”活动,助力虞南文化品牌“走出去”。
诚然,虞南片区以“同心共富”为实践阵地,既形成了“青山青年两相宜”的业态模式,又稳固了“绿水绿农双促进”的产业格局,一幅乡亲回归促进乡村振兴的共富画卷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