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22日在北京表示,通过相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以来化解230多万套,民众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与之相关的落户、入学、买卖、融资等难题也迎刃而解。
不动产登记关系百姓的安居大事。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业务链条长,涉及部门和环节多,历史上一些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环节不衔接、不规范,导致登记要件缺失,无法登记办证,影响民众合法权益。
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媒体座谈会上,胡善顺表示,为解决上述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构建部际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常态化沟通会商,共同研究解决涉及跨部门的重大问题,高效协同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
针对土地房屋因房企原因被查封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葛洪涛表示,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的不动产被查封的,查封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与司法政策及时作出处理。其中,办理预告登记后被查封的,应当解除查封,但因购房者自身债务被查封的不得解除;对其他劣后于购房民众交付请求权的债务导致被查封的,应当解除查封;对于超标的查封的,应当及时解除超标的范围的查封。
针对土地房屋被房企抵押项目办证问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副司长申爱华指出,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民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但房企存在未偿还抵押债务的,在为购房民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不动产抵押登记。
相关部门还加快构建长效机制,源头防范新增问题。胡善顺说,目前全国2300多个县市实施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改革,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40多万本,民众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能领到不动产权证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