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小田变大田、一田多收 看286万亩水稻高产背后的“达州模式”

2025-09-23 13:11: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但这里的粮食总产连续12年居四川省第一。其中,达州的286万亩水稻贡献了全市粮食总产的四成以上。

  眼下,达州的水稻收割进度已超八成,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

  小田变大田

  水稻单季亩产增收超30公斤

  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前,达州丘陵山区多半是小田块,不仅形状不规整,而且农业机械难以下田,只能“看天吃饭”,水稻单产和质量都很难得到保证。从2011年开始,当地开始高标准农田改造平整碎块田,让每块田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同时推进良种良法,修整水利配套设施,保证水能进能排,田坎道路便捷通畅。

  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谢宏波: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小田变成大田。现在能排能灌,一年可以种两季,机械化作业程度非常高,两季都能够获得丰收。水稻的单季产量相比以前,每亩至少增收30公斤以上。

  根据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达州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01万亩,水稻千亩高产示范片58个。今年,达州市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86万亩,预计总产量147万吨,单产同比增3公斤以上。

  适应丘陵地形

  本地造农机生产效率高

  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四川达州破解了丘陵地区土地零碎、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等难题。粮食增产的背后,农业机械化是核心引擎。四川达州自主研发,生产出多种适应丘陵地区的农机。

  这几天,在四川达州市达川区的太平村,来自川渝两地26个市州、区县的58名农机手正在上演一场智能农机操作比拼。几十台当地自主研发的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对标丘陵山区的农事场景,进行机收和机耕比赛。

  水稻收割实操比赛并列冠军 李晓娜:新收割机,它的平稳度比较好,动力十足,针对丘陵山区上下坡坡坎坎,平稳度非常好。

  除了比赛所使用的最新款联合收割机和旋耕机,在现场还展示了针对“梯田”使用的远程小型收割机。

  四川某智能农机研发企业负责人 吴文斌:我们这个收割机刀分两把,农户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离地两厘米、三厘米或者五厘米,都可以进行调整。我们的小型机器是丘陵山区的专用。

  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就是这些农机的生产地,如今,这里有18条生产线,可以生产34种不同型号的农机。

  因地制宜,本地生产,目前,已经有3万多台套各种小型农机,在达州市的丘陵山区进行机播、机耕、机收等作业,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

  一田多收 实现“吨粮田”

  光靠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还不够,近些年当地又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让一块田产生多重效益。

  记者在四川达州丘陵山区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这里的水稻仿佛没有收干净,还留有一些水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是8月上旬第一季水稻收割完之后长出来的新稻穗,下面的稻桩基本是30到40厘米。

  再生稻的米质更优,口感更加香糯、甜润、细腻,市场价格也更高。目前,整个达州市的再生稻总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预计10月中旬开始收割,将一直持续到11月初。

  除了再生稻,在稻田里还能够看到小龙虾,在现场记者发现有很多小龙虾洞。

  达州市达川区桥湾镇陈余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这个虾生长周期大概已有4个多月了,我们计划是在10月1日后上市。我们主打错峰销售,冬季虾现在市场价30元一斤,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

  达川区水产站高级工程师 温建强:单纯种水稻,我们这里一亩产值不到2000元。如果实施了“稻田+”,我们的产值可以增加到5000到7000元。

  近年来,四川达州立足优质稻田基础条件,大力推行“稻虾”“稻蛙”等生态种养模式,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国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再破万亿 同比增长5.0%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

    时间:09-23
  • 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会见美国中西部地区政商领袖代表团

      9月22日,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会见美国中西部地区政商领袖代表团,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美省州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时间:09-23
  • (活力中国调研行)税收政策赋能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新网海口9月23日电 (记者 贾靖峰 张茜翼)加工增值免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15%,离岛免税……一项项为大家所熟知的税收政策落地实施,推动了海南自贸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图为顾客在海口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选购商...

    时间:09-23
  • 长春航空展落幕 打造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中新社长春9月23日电 (记者 郭佳)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23日落幕。航展期间,长春本地企业、科研机构等展示的卫星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果,显示这座城市正快速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试验田与推动者。 ...

    时间:09-23
  • 2025欧亚经济论坛今天在西安开幕

      9月23日,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开幕,主题为“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围绕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

    时间:09-23
  • (活力中国调研行)制度型开放推动海南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中新网海口9月23日电 (记者 贾靖峰 张茜翼)自2020年以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

    时间:09-23
  • 全国技能大赛新赛项集中亮相:盾构技术、智能网联等同台竞技

      中新网郑州9月23日电 (阚力 张楠)实物等比例缩小的盾构机模拟操作台前,选手正精准调试参数;漆艺工位上,0.1毫米的螺钿细片被一点点嵌进大漆表面……为期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

    时间:09-23
  • (经济观察)打通区域经济动脉 中老铁路驶向“诗和远方”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题:打通区域经济动脉 中老铁路驶向“诗和远方”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朝赏勐腊热带雨林,暮游琅勃拉邦古城”,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正把“诗和远方”变成日常。  最...

    时间:09-23
  • 西藏2025“双招双引”推介会暨集中签约达成签约金额70.54亿元

      中新网拉萨9月23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2025“双招双引”推介会暨集中签约22日在拉萨举行,活动现场总计签约项目47个,达成签约金额共计70.54亿元(人民币,下同)。此外还签约人才代表18名,包括刘汉龙、康相涛两个...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