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产业链串起“致富经” 山东让乡村“土特产”闯进全球

2025-09-24 19:4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9月24日电(周艺伟)猪小肠经过提取“变身”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原料,手工卷饼凭借标准工艺飘香海外餐桌,传承百年的木工手艺现身国际市场……在山东,从乡村田野到企业车间,越来越多曾囿于地域的“土特产”,正沿着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稳步走向全球市场。

  “老资源”变“新引擎”,科技赋能链全球

  位于菏泽市郓城县的山东绅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从肠衣加工作坊起步,曾将肠衣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靠肠衣产品,企业发展有局限性,必须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公司董事长刘建洋回忆说,一次国际展会中,他了解到猪小肠黏膜可提取出用于抗凝血治疗的肝素,市场前景广阔。

  此后,该公司联合高校科研力量,成功突破肝素提纯技术。其低分子量肝素钠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进一步延伸出眼科药产品线,涵盖眼科检查、散瞳、麻醉等全系列滴眼液,实现相关药品的进口替代。

  据刘建洋介绍,公司每年消耗猪小肠约500万根,这一需求不仅拉动当地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还带动周边2000多名农户实现稳定就业。如今,一根从郓城出发的猪小肠,经过肝素提取、药品研发,最终化作畅销全球的低分子量肝素钠和直达医院药房的眼科药品,在守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也串起一条连接中国乡村与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在山东绅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进行产品研发检测。苏亚 摄

  同样被科技“点石成金”的,还有潍坊寿光的玉米。在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普通玉米“变身”为淀粉基热塑复合材料。这种可完全降解的材料,能将高聚物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广泛应用于餐盒、水杯、垃圾袋等日常用品,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供有效方案。

  “我们年加工玉米达400万吨,赖氨酸、玉米淀粉等产品出口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2024年出口创汇约5700万美元。”上述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成元介绍说,通过构建“农产品加工-淀粉衍生物-生物基材料”的全产业链,寿光玉米正以“绿色名片”走向世界。

  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从“本地销售”到“全球布局”,山东以科技为刃,破解乡村产业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的难题。近年来,山东搭建科企合作平台,依托科研院校,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基地,通过“揭榜挂帅”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山东推动建设3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持续稳定支持630名专家,基本实现该省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全覆盖。

  此外,山东还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大力发展主要粮油作物、肉类、果蔬、水产品等全产业链加工,农产品加工能力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山东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1.1万家、营业收入达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小车间”连“大市场”,集群发展闯世界

  位于聊城市阳谷县的山东佰味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机器自动完成卷饼的上糊、摊匀、起边、揭下等工序,一张张卷饼快速成型。“以前在村里生产,连大型商超的验厂都通不过。”公司副总经理朱志国说,2023年,该公司“拎包”进驻阳谷县阳昇双创产业园,在“助企专员”的精准帮扶下拿下多项国际认证资质,成功打开产品“出海”的大门。

  “阳谷县将农产品出口纳入全县外贸高质量发展规划,成立了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培育引领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拓展对外贸易。”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贵民表示,近年来,该县抢抓对外开放新机遇,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19.2亿元,连续六年稳居聊城市第一位。

  阳谷县的实践,是山东以集群化发展破解乡村产业“散、小、弱”难题的缩影。如今,阳谷县的农产品出口公司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当地生产的面点、禽肉、羽绒等产品,成功销往欧盟、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山东佰味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张张卷饼快速成型。阳谷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山东更将集群化发展思路融入粮油产业。“齐鲁粮油”公共品牌连续六年蝉联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921.75亿元。

  在2025新加坡山东周“齐鲁粮油”品牌海外推介会上,滨州中裕等公司携优质粮油产品亮相,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客商签下大额订单;山东省十里香芝麻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传统石磨工艺结合独创技术研发产品,面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025年上半年产值近5000万元。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突围”,山东通过集群化发展让本地农产品“小生意”做成全球“大买卖”。该省加快建设加工集聚区,支持中国(青岛)、中国(潍坊)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以及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累计建设30个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122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串企成链、聚链成群,让更多“土特产”形成规模效应,融入全球市场。

  此外,山东还实施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打造“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了鲁花、得利斯、禹王、中裕等一批知名品牌,累计创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08个、企业产品品牌700个,其中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

  业态创新 拓宽乡村产业“出海路”

  如果说集群化让山东乡村“土特产”有了“规模底气”,业态创新则为乡村打开了资源出海的新“大门”。

  在菏泽市单县谢集镇郝庙村,百年传承的“杠子”(又称木锨把)制作工艺,如今已不再是“小打小闹”。当地企业菏泽单县红卫盛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成173座木锨把标准化生产车间,通过“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销售”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不仅如此,该村还积极探索“工艺传承+资源整合+跨境贸易”的业态融合新路径。上述公司负责人司宝库带队前往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优质木材资源,夯实产业链上游根基;同时推进与哈萨克斯坦企业的出口合作,为“郝庙杠子”打通国际通道。

  目前,“郝庙杠子”不仅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还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家,年产值达2.5亿元,带动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菏泽市单县谢集镇郝庙村的木锨把标准化生产车间。单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果说郝庙村的海外市场突破在于农具手艺“产业化”,那么菏泽鲁西新区万乾村的产品出海秘诀则是“数字赋能+跨境贸易”。在万乾村,一间间农家屋被改造成直播间,村民们拿着手机向网友推介家纺产品;村里的黑豆出口车间里,一粒粒饱满的黑豆在村民们手中流转、装袋,等待出口日本。

  如今,万乾村电商年销售额和黑豆年出口额实现“双过亿”,村民最低月收入超3000元,“地无闲地、人尽其能”成了该村的真实写照。

  从“线下销售”到“直播电商”,从“单一产业”到“多元融合”,山东正以业态创新拓宽乡村产业“出海路”。近年来,该省实施数字农业突破行动,建设“齐鲁农云”数字乡村大脑,打造1000余个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同时推动“齐鲁农超”平台提量增效,拓宽线上线下交易渠道。

  为助力“土特产”顺利“出海”,山东还提供多元化服务保障。“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推进市场采购贸易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齐鲁农超”平台助力有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潍坊)便利区开展以“活体抵押”为核心的肉牛监管、抵押、融资机制探索。

  截至2024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达1648.2亿元,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2025年1月至9月,山东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0.3%。从田间地头到国际市场,山东乡村的“土特产”正以多样面貌叩响全球大门。这不仅是山东农产品的“出海记”,更是以产业链为纽带,串联起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振兴答卷”。(完)

  • 相关阅读
  • 两部门紧急预拨1.5亿元支持粤琼闽抢险救灾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赵建华)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华南多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地质灾害。9月24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东、海南、福建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

    时间:09-24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唯一“医疗特区”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

      中新社海南琼海9月24日电 (记者 张茜翼 贾靖峰)作为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简称“乐城先行区”)正加速开拓印尼、新加坡、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医疗旅游市场。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

    时间:09-24
  • 铁路上海站“双节”假期客流高峰或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谢梦圆)24日,记者从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练塘站)获悉,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重合,铁路国庆黄金周...

    时间:09-24
  • 黄山至韩国清州往返航线复航

      中新网黄山9月24日电 (记者 赵强)一架由韩国可依航空执飞的A320客机24日平稳降落在黄山屯溪国际机场(下称“黄山机场”),标志着黄山机场时隔9年再度开通至韩国清州的往返航线。  据悉,此前黄山市已开通至韩国首尔...

    时间:09-24
  • 湖北宜昌:船舶“智”造助建“电化长江”

      中新网宜昌9月24日电 (董晓斌 兰亭秋 张科)“‘晟航’系统不仅破解了沿江、沿海及内陆船舶建造中生态保护与防洪安全的双重难题,也将助力宜昌推进‘电化长江’建设。”中铁科工集团董事长李方敏24日在湖北宜昌表示...

    时间:09-24
  • 前8月中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国家能源局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就8月而言,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

    时间:09-24
  • 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将达到35%左右

      中新网崇礼9月24日电 《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24日在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认为,“十五五”期间,全国电气化率将以年均约1个百分点的增幅保持稳步增长态...

    时间:09-24
  • 机构: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庞无忌)多元化专业服务与投资管理公司高力国际2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报告指出,三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去化进一步加快,净吸纳量...

    时间:09-24
  • 中国多部门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刘亮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目标:2025—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绿色建材...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