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中国副财长出席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财金渠道系列会议

2025-10-18 15: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二十国集团(G20)今年第四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日至16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由G20主席国南非主持,主要就全球宏观形势、国际金融架构、非洲增长和发展、金融部门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主席总结。其间,金砖国家主席国巴西举行“发展融资和全球治理挑战”会议,主要就维护多边主义合作、推动发展融资、应对全球治理挑战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上述会议并发言。

  据中国财政部消息,廖岷表示,各方应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当前全球经济展现韧性,应积极推进长期结构性改革、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恢复增长;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推进2025年世界银行股权审议;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多渠道动员资源应对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脆弱性和流动性挑战,避免片面扩大债务处理措施的范围和规模;深化协调合作,分享发展经验,为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增长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廖岷还介绍了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态势以及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科技创新驱动等相关政策,强调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会议期间,廖岷同南非、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家财金部门负责人举行双边会见或交流,主要就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财金合作等交换意见。在美期间,廖岷还分别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穆迪等机构进行会谈交流。(完)

  • 相关阅读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央视网消息:财政部10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增幅明显提高,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增幅逐季...

    时间:10-18
  • “上海AI-FI实验室”成立 推动“AI+金融”创新实践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18日在上海开幕。“上海AI-FI实验室”成立,点亮“AI+金融”的未来图景。  该实验室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围绕“AI+...

    时间:10-18
  • 中美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

    时间:10-18
  • 海南澄迈集中签约173个项目 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中新网海南澄迈10月18日电 (陈英清)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18日在海南省澄迈县开幕,集中签约173个项目,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签约项目涵盖能源贸易互通、油服保障、新能源汽车出口、跨境电商直...

    时间:10-18
  •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临近 上海口岸迎来展品物资入境高峰

      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18日,中国香港籍“东方英国”轮载运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第八届进博会)南非特色展品靠泊洋山港二期3泊位。  据悉,随着第八届进博会开幕临近,各国参展商正星夜兼程将...

    时间:10-18
  • 中国副财长出席2025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2次会议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世界银行(下称世行)16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发展委员会第11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增长和就业的基础》报告。各方普遍支持世行聚焦就业主题,积极动员各类资金和知识资源,投资关键基础设施,帮助发展中...

    时间:10-18
  • 海南自贸港封关临近 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

      中新网海口10月18日电 (韩园园 汤颖达 王景超)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日益临近,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持续发力,产业规模目前达到500亿元,工业产值超过270亿元。  2025...

    时间:10-18
  • 2025景德镇“瓷博会”开幕 多彩活动打造“陶瓷嘉年华”

      中新网景德镇10月18日电 (李韵涵 朱莹)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开幕,多项多彩活动打造“陶瓷嘉年华”。  自古以来“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江西景...

    时间:10-18
  • “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国之大器,始于毫末。“十四五”以来,中国高端制造业一步步迈上新台阶,离不开“中国精度”的毫厘之功。  一根直径为3...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